• 文章來源 典藏今藝術131期
  • 刊登日期 2003-08-01
  • 類別 觀察論壇
  • 作者 黃海鳴
南部生猛的當代藝術圈

新藝術重鎮的誕生:

從這幾年的高雄地區的諸多重大藝術事件,台灣另一個藝術中心儼然逐漸成形。作為一個藝術的重鎮,最重要的可能還在於藝術社群的集中以及其他資源的長期配合。目前,大部分藝術家還都集中在台北地區,但是這種殘酷的事實也可以因為高雄地區這幾年由於各層行政部門的重視,以及連帶著大型展演機會驟增而有所改變。這種改變當然具有太多不確定性,但也不要忘記了,在八0年代後期高雄及周邊地區已經逐漸在厚植實力。另外,南部人一直保有北部所沒有的特質及活力。據說,這種生猛的活力台北以前也曾經有過,這恐怕是很多在九0年代就參與或推動當代藝術的人的一種共同的感慨。

這幾年來高雄地區的藝術,趁者更多社會參與機會與資源,已經在另一種更加落實於社會改變或改革的方向上塑造出它的理想性格,不同於台北地區爭相展露個人魅力的藝術舞台景觀,而比較是一種區域性藝術角色的自覺與反思。不少徵候顯現高雄地區逐漸從部落性、封閉性中走出,並向國際開放。這種變化和政黨的輪替以及台灣要命的選舉文化有關,但是如果能夠在這機會中厚植實力,那麼誰能說這種好事不會被真的成就出來?

接下來就是把一些我認為舉足輕重的活動呈現出來,並從中間交織出可能的輪廓。單獨的事件是不可能改變一個地區以及建構一個新的時代,但反覆發生的事件就不同了。

高雄市政府的藝術文化活動:

《2001第一屆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由高雄市政府主辦,高雄市立美術館承辦,利用貨櫃集散的碼頭,以舊貨櫃作為展示空間,邀請國外及國內藝術家就這些空間條件創作藝術,整個展場位置的選擇以及廣場的布置有效地創造了一種讓人動容的高雄國際港都城市意象。這次活動除了官方資源和政府部門間流暢的協調合作外,還包括當地企業團體的眾多贊助,以及國內外重要藝術家奔走聯繫的熱情參與。稍早以及接下來完成的高雄市《城市光廊》,以及《愛公園計畫》,都以一種帶狀以及整體性規劃的公共藝術群直接參與未來城市景觀的營造。在這裡,非常不容易地,純藝術領域與景觀藝術、都市規劃領域的工作者攜手合作,市政府也樂於不需透過太繁複的公共藝術政策,直接邀請當代藝術家們一起建構未來的城市。今年底將有第二屆的《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在經費及規模方面都小得多,但藝術方面,將擁有更多的自主性更少的政治性,它將結合全省各藝術替代空間的團體,以藝術聚落的方式發展,嚴格說這已經可以算是高雄市立美術館與台灣各行政區另類藝術空間群的合作,這裡包括了一種藝術社群的連結。

高雄市立美術館內的展覽:

2000年12月至3月《台灣女性當代藝術展─ 心靈再現》:高美館與輔大比較文學研究所合作推出,整個活動的特色有:結合文學、文化、藝術、以及性別研究等不同領域之學者開啟了一個新的跨界合作與科技整合模式,超越傳統裡歷史回顧展或一般女性聯展,強調結合學術研究與藝術事件之議題展,展前有比較文學研究所及女性文化研究室主辦之「心靈之旅 女性文學/藝術/影像研討會」及其後由台南藝術學院策劃之「二十E世紀女性藝術創作座談會」。

2002年1月至3月《後解嚴時代的高雄美術》,這是台灣藝壇首度對解嚴引發的效應所舉辦的一項區域美術展覽,參展者中還有非學院、勞工出身者,整體上表現出質樸不修飾的高雄性格。在某種觀點上來說,這個展覽是高雄地區藝術家們在八、九0年代所逐漸累積出來的區域性格,這種性格,在2000年之後開始有了新的轉變,或某種辯證性的發展。

2002年11月至次年3月《美術高雄─游牧、流變、擴張》,十多位高雄當代藝術家參展,策展小組為陳瑞文、王嘉驥、林志明、陳水財,陳瑞文是主策展。這個展覽與駁二碼頭藝術特區的《邊緣的模擬狀態,我‧這裡‧現在》關係密切。高雄一向是台灣強調「本土性」的大本營,但這次大展卻意外地凸顯:游牧:不再自限於本土意識之文化訴求……,流變:不再自限於心靈慰藉……,擴張:不在自限於藝術固有疆界……。這個部分是值得繼續觀察的發展。

2003年5月至7月第一屆台灣國際女性藝術節,《網址之間─生活在科技年代》:策展人為陳香君,參展包含十多位國內外藝術家以及一個「黑貓在打狗」的十一人集體創作團體。展覽主要動機是要從台灣和亞洲女性藝術家的角度,介入到台灣科技藝術和科技生活的發展,而且轉變台灣目前科技藝術展均著重機械和數位科技運用,而較少探討科技生活中人文變遷情境的反常態勢。這個展覽原先設計了研討會,試圖在目前的基礎上提出不同的人文與藝術思維,但因SARS的理由而取消,但學術成分的提高是很重要的特徵。

駁二碼頭藝術特區的活動:

2002年2月和「華山藝文特區」較對等的「高雄駁二藝術特區」開幕,兩千多坪的藝術特區結合港務局的水岸開發計畫、旗津的海產街、愛河整治,形成一道藝術展演與觀光遊憩結合的系統。2002年底在藝術特區舉辦的「駁二藝術節」非常具有南歐情調,除了駐站藝術家的聯展之外還有戶外表演以及藝術市集(跳蚤市場)。就今年2003年5、6、7月的活動觀察,在視覺藝術方面包括:1.《為物論─纖維藝術創作大展》、2.《尬藝─第一屆南部大專院校設計競創會》,徵件辦法中標示的宗旨包括:「推倒學校圍牆」、「自由主義作祟」,舉凡舞蹈、音樂、裝置、詩、文章、電影、點短片、MTV…均可)、3.《白目的三角洲─高師大美術系九二及畢業展》,直接與空間、環境、建築物互動,氣氛極為浪漫,在意義方面顯得模糊不確定或比較次要。在表演藝術專區,露天表演區則有1.《嗨!來跳土風舞!》 帶領大家跳土風舞大家一起來同樂,2.《方圓之間─室內樂團》、3.《拉丁及他演奏》、4.《駁二倉庫電影─愛情來了!》、5.《藝術市集─彈珠哪裡去?》邀請民眾一起來擺攤,藝術攤主就是你,還有6.《戀亂作伙─轟動南台灣打狗亂歌團》,強調生活底層的聲音、阿公阿嬤留下來熟悉的聲音、三更半夜PUB裡歌舞昇華的走唱生涯…練亂作伙的打狗亂歌是唱出來,而不是寫出來的…用認真的喉嚨傳遞出生活簡單最樸實的旋律。

其他空間中藝文活動觀察:

在首任理事長的交接感言中特別強調這個空間特別需要感謝鹽埕區區長、21位里長和社區民眾的參與和加油,這是台北所沒有的現象。另外為了留住中央補助款,在「找不到老闆」的情形下,九位理監事奔走籌組250萬保證金參與投標…這種事情在台北大概不太容易發生。在一年半中,這舉辦過國際多媒體藝術《世界巡迴展》(紐約第一站,駁二第二戰,將巡迴世界兩年,共計33國51位藝術家參展)、六檔大型的視覺藝術展、《駁二藝術節》、兩期的「藝術家駐村」、六十四場表演藝術演出。在六檔大型視覺藝術展中必須特別介紹2002年4月至5月的《邊緣的模擬狀態,我‧這裡‧現在》,策展人為陳瑞文。在策展文章中可以看到高雄藝術思維改變的契機:「…『邊緣的模擬狀態』裡的邊緣並非地理上的,而是一種藝術的精神狀態…」「…『邊緣的模擬狀態』不再有表現的主軸,行進路線不再有指標,如同現代人的游離往往茫然多於清楚、它已被拋棄,不再有生命指定。」

其他空間中藝文活動觀察:

2000年12月至次年3月正修技術學院藝術中心展出《心靈轉譯─精神醫學與藝術的對話》,由藝術家蔡獻友與許淑真策劃,結合高雄長庚醫院精神科醫師群,展出「遊戲樂園」、「身體地圖」、「精神光引」、「童年相簿」、「文化症狀」。一個學院藝術中心居然做出這種轟轟烈烈,連美術館都作不到的事情。

2003年6月,高雄市豆皮文藝咖啡館舉辦《金鋼不壞─台灣當代行為藝術錄像展》,策展人姚瑞中,以大型投影機於展出時現場投影作品,每天播放二到五位藝術家歷年來的作品,共計六天20位藝術家作品,每星期在重播一次,以便觀眾利用時間前往觀賞。除了姚瑞中的策展,老闆劉秋兒更需要介紹一下:他在九0年代就已經提出對於藝術展覽機制的批判,並實踐不一樣的藝術與觀眾的關係。他現在經營的豆皮文藝咖啡館有藝術展覽、劇場、音樂,是一個跨領域藝術實驗和藝術愛好者休閒、聚集的空間,豆皮可以發揮的空間還真大。

高雄縣橋仔頭藝術村的藝術活動:

2002年由橋仔頭文史協會及WAC共同承辦的《第二屆國際劇場藝術節》,不僅來自世界各地、台灣北中南的表演藝術界人士共襄盛舉,橋仔頭街坊的大小老少、爸爸媽媽們全都捲起袖子挺身相助。四處可見的景象是:充滿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台灣仔與阿斗在似懂非懂地交頭接耳、比手劃腳。


  
由於上次的成績使得橋仔頭今年又得到高雄縣政府的青睞,成為九月份《國際劇場節藝術節》的主辦所在地,橋仔頭藝術村將展開為期十天的表演活動與劇場研習課程,提供一個安全的研習空間,讓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能夠與彼此合作發展新作品,且與當地社區進行文化交流。其中包括:接待家庭計畫,學校及社區藝文教育、戶外藝術表演特區等等,並結合鄉民各種的協助與參與。

《鳳荔觀光文化季》中的藝術策展人張蕙蘭是必須被強調的關鍵性人物:除了《鳳荔》這個活動外,她在2001年底分別在華山藝文特區及橋仔頭藝術村策劃了《酸甜酵母菌》女性藝術展,期望藉由從台北華山到高雄橋仔頭,在南北兩座具有時代集體記憶的場域裡,集結了北、中、南的二十四位女性藝術工作者發揮如「酵母菌」的作用。類似的展覽企圖還可以追溯到2000年12月的《甜蜜時代》,作品融於廠房內及宿舍區廣大庭園及房舍中,希望群眾可以藉著散步的方式在老樹環繞的環境裡尋訪作品的蹤跡,另外也有來自高雄縣大專院校結合建築、視覺傳達、工業設計的同學們門組成的藝術小組以防空洞作為展演空間與群眾互動。

屏東縣藝術社群的藝術活動:

這一段歷史必須從竹田的米倉藝術家社區開始,這個藝術家社區以竹田車站為中心,積極規劃和促成「鄉村型態的藝術聚落」,整個計畫基本上由具有自覺的地方藝術家、文化人士、鄉代、民代等所強烈提出,希望善用土地原生的豐富現有資源,和位在火車站前整修不久的「驛園特區」,以及四周臨時性的硬體設施,包括米倉、工廠、農舍、民宅、學校等空間,來主動聚集藝術家來從事研究、探討及實驗創作,希望讓這些創意的激盪和交流,能為地方注入新的想像活力,也歡迎外來的藝術家及群眾吸取大自然土地的精神與客家村落特有的動力結構,彼此對話,將相互的影響帶給生活及藝術另一番的反思。這裡曾經舉辦過一次堪稱為典範的一次藝術與社區互動的大型展覽「土地辯證」,策展人為李俊賢。

這批「米倉藝術家」的理想、熱情及低身段都是超時代的,如果就這樣被澆熄,那就太可惜了。雖然當時呼聲很高,但「竹田火車站」倉庫後來並沒有被選為藝術村基地,藝術家們還是繼續的投入當地社區營造以及各種藝術節的活動。例如:在歷年屏東縣的《墾丁風鈴季》、《黑鮪魚文化觀光季》等都可以看到藝術家的身影以及與產業文化休閒文化融在一起,非常具有品質的各種戶外裝置藝術。這裡必須提出來的靈魂人物是張新丕,他在這裡所推動的藝術社會介入是一種長期的、漸進的建基工作。

小 結:

幾年,高雄以及周邊地區的各種重要展覽它並非純屬偶然,可以說它多少像一種相關連的系列展覽策劃,隱約呈現某種區域性集體意識。這當然不會是某一個人的成績,卻經常是一群多少有關係的人與組織所共同促成,這一點只要檢查一下展出主題、參展藝術家,特別是策展人、策展單位等就可以知道。這些重要的展覽,零星分佈,但總有一種奇妙的對話、相互支援,相互補充。最後,在網絡的不斷連結及逐漸稠密的過程中,一種新的實體於焉誕生。也許不該這麼樂觀,除了繼續觀察外,還需要給予各種可能的協助,更重要的是政府不要把藝術當作用完就可以拋棄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