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典藏今藝術133期
  • 刊登日期 2003-10-01
  • 類別 觀察論壇
  • 作者 石瑞仁
「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台灣藝術節風潮的另一次通察

許多人抱怨,今年真是個壞年頭,經濟繼續蕭條、政治照常火爆之外,竟然又遇到「煞斯」入侵!一般人總認為,民生如果塗炭,藝術最好閃邊站,台灣的藝術展演,也因此進入了有史以來最長的冬眠。政府緊急提出的一些「紓困」與「甦活」方案中,藝術若非也沾了一點點露,今年的文化建設成績單豈不就掛零了嗎?事實沒這麼慘,年初以來,以「藝術節」為名的活動,多的是也熱的很。從各方投入的人力和資源看來,台灣的文化藝術節不只異軍突起,其實已形成了一種「煞」不住的熱潮。在平日燒香型的正規藝術展演和文化大拜拜式的藝術節慶中,這種一冷一熱的不平衡現象,也許只能借用「歹年冬,要省吃儉用,但是也得做醮保平安」的民間說法來加以解釋吧!

民間做醮名堂眾多,聽過的就有中元醮╱神明誕醮╱平安醮╱水醮╱火醮╱慶成醮╱王醮╱圓醮之分;看來看去,做醮性格的「藝術節」也不惶相讓,用「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加以形容,一點都不為過。以時間而論,長的稱「藝術季」,短的叫「藝術節」,一陣風似的叫「藝術嘉年華」。既然是做醮,當然要熱鬧一番,肯定要揮霍一場。樂觀一點,如果我們能做到天天藝術節,處處嘉年華,讓台灣因此轉型為藝術島,不就因禍得福了嗎?

近年來,投入藝術節的兵馬之多,直可說是「地不分東西南北,人不分黨派、貧富或性別」。從政府或民間、從專業或業餘、從體制到邊緣,迷上此道的只是有增無減。像接力賽跑一般,不同的藝術節輪番上場,意氣相通也互別苗頭。單以今年為例,年初率先起跑的有台北市的「公共藝術節」和墾丁的「風鈴藝術季」,三月有苗栗的「國際假面藝術節」,四月是台北縣的「左岸藝術節」,五月是高美館的「國際女性藝術節」和三義的「木雕藝術節」,七月有屏東縣的「黑鮪魚文化觀光季」和台北縣的「宗教藝術節」;酷熱的八月中,同時上檔的有苗栗的「海洋嘉年華」和屏東的「大鵬灣海洋運動嘉年華」,九月則輪到了日月潭的「國際水上花火嘉年華」。本月起即將陸續登場的好戲還有:「關渡花卉藝術節」、「鶯歌陶瓷嘉年華」、宜蘭的「亞太傳統藝術節」,北港的「牛墟藝術節」,高雄的「貨櫃藝術節」,和屏東的半島藝術季……等,這些公辦的已經不勝枚舉,如果加上民間自辦的(如身體氣象館的「台北國際行為藝術節」,台積電的「台積心築藝術季」,新象的「巴西嘉年華」),和一些大學校園裡的藝術節,數目就更驚人了。

這一連串的藝術節當中,有的是老字號,有的是新開張;有的已成果豐收,有的正在打前哨戰;回看過去,有的雖然一次就掛掉了,拜勇士們前仆後繼之功,藝術節已形成了全面性的風潮。但見,從都市到鄉村,從本土到離島,從國內到海外,從富可敵國的首都到貧無立錐的窮鄉僻壤,都可看到藝術節的訊息報導。其中,最迷你之例是2002年的澎湖「桶盤島藝術節」,主辦單位在文宣上特別聲明這是一個「有人島」(註:全島面積小於0.4平方公里,一小時即可蹓完,島上居民約莫三十人),看來是有點啼笑皆非,成效如何也令人難以想像;極遠的案子是加拿大溫哥華的台灣文化節(台加文化協會主辦),聽來似遙不可及,據說已堂堂進入第十四屆了。這兩例已足以說明,藝術節的魅力無遠弗屆,功能超高,不僅能讓「天涯若比鄰」,還可以創造「海角一樂園」哩。

除了以文化或觀光做訴求,藝術節一旦與地方產業結合,可以玩的地方和時節頓時多了起來。回想第一代的藝術節,主要是以傳統工藝為賣點並相互區隔,如台北的「陶瓷藝術節」、新竹的「玻璃藝術節」、三義的「木雕藝術節」,花蓮的「石雕藝術節」等等。但當宜蘭縣創新推出「童玩藝術節」而名利雙收之後,各地急起直追,人人自興爐灶,藝術節的戰國時代也跟著來臨了。其中,尖端的如宏碁科技曇花一現的「數位藝術季」,另類如新竹市的眷村藝術節(以唱軍歌為賣點哩),罕見的如「視障藝術季」、「彩繪希望──保險嘉年華」;最普羅的如「荷花藝術節」,「金針藝術節」、「黑鮪魚文化觀光季」、「鳳荔藝術節」……等等,一聽殆知內容為何,但也有名目引人遐思的,如三芝的「美人腿藝術節」,問了才知,賣的是茭白筍也。在國外的農業小鎮,這種農產藝術節一向風行,產品與產地多到讓人記不住也分不清,活動內容其實大同小異,有人因此通稱之為「something festival」,語雖戲謔,倒也傳神。

五花八門的藝術節,本質上都是以吃喝玩樂為內容,以發展產業和觀光為期許,而用文化藝術做為包裝。這些之外,如果加上活動地本身的特殊性做為訴求,當然更有賣點。東岸的都蘭山是藍寶石的故鄉,同時也是原住民心目中的「聖山」,台東縣第一屆藝術節選擇在此地舉辦,顯有深入考量。澎湖縣從荒地中開創出「國際地景藝術節」,頗有眼光;進一步以「台灣的黃石公園」為號召,在地小人稀的離島上辦起「桶盤藝術節」,更是一絕。劍潭社區的「三腳渡親水藝術節」,賣點是台北市內絕無僅有的漁人碼頭和難得一見的落難神明流動廟,這些既屬稀奇,自然可以引人。

看來,想辦藝術節,只要肯花錢和能用心,地理不佳沒問題,場地太差也沒關係,重點是要有自知之明,和創意行銷的本事。在高雄的「鋼雕藝術節」和蘇澳的「冷泉嘉年華」,可以看到一種「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思維運作,在一些人擠人的都市鬧區,再不濟也可以辦個「街道藝術節」之類的活動(台南)。但是創業容易,守業維艱,因為不能「茍日新、日日新」,讓民眾每每期待,一些藝術節就此半途夭折了。中道衰落的「鹽寮沙雕藝術節」,去年即因藉用熱門的哈利波特做為賣點,讓來自國外的沙雕藝術家Ted Siebert和民眾一起玩變沙丘為魔堡的遊戲,氣勢終告回升。順便一提的是,有心再起的台鹽突發奇想,在七股鹽山開辦了第一屆國際鹽雕大賽,在群眾與媒體的簇擁下,一個更大型的「鹽雕藝術節」大概也快出爐了。

有樣看樣,沒樣自己想,台中市的藝術節,推銷的並不是太陽餅或豆腐乾,而一直在找新玩意兒。先前的一次是「國際婚禮藝術季」,最近的一招是「彩繪城市藝術節」;而從嘉義的「舊監獄藝術節」,淡水的「西洋藝術節」,三峽鎮的「溪畔染布嘉年華」,迪化街的「布藝嘉年華」,北港的「牛墟藝術季」,和花東的「漂流木藝術季」,我們也可以清楚看出,有了「藝術節」的加持,不僅新鮮好吃的農漁貨易銷,即使是陳年的歷史,老舊的記憶或甚至拾荒檢來的東西,都能夠做為一種好賣的訴求。話雖如此,應該一提的是,嘉義的梅山鄉,配合地震災區心靈重建工作,不靠明星助陣或政治人物作秀,單用回歸平安吉祥的「生活藝術節」做為主題訴求,竟然也吸引了大批的人潮。意思是說,不管花招怎麼耍,能不能打中人心還是挺重要的。

有錢沒錢,取個老婆好過年,資源短缺的一些替代空間,不知道是想要「窮開心」,或基於「有事沒事,辦個藝術節好壯志」的一種豪氣,竟然也陸續推出了同名的活動,如新樂園的「跨領域藝術節」,竹圍工作室的「環境藝術節」,嘉義鐵道藝術村的「黑金段藝術節」,和駁二藝術空間的「駁二藝術節」等。這種小圈子內的藝術節,多的是藝術過招的展覽接力和相濡以沫的藝術座談,少的是吃喝玩樂的人際交流或商品買賣的園遊活動,與上述的各種普羅藝術節,名同實異,不僅精神上截然有別,操作方式更是難以相比。在大量的官方資源投入豪華型的普羅藝術節之同時,看到缺乏資源的藝術家們以自辦藝術節的方式來凝聚聲音和力量,以自己刷油漆╱畫海報╱做點心╱辦展覽╱搞活動來完成小小的心願,我們不得不感佩地說聲,「爾愛其羊,我愛其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