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中國時報C8藝術人文
- 刊登日期 2004-02-14
- 類別 視覺藝術
- 作者 林平
展覽與透視鏡
展演名稱:嘻哈透視鏡
展演團體:呂浩元、陳威豪、華健強
展演時間:2004.2.7~2.9
展演地點:20號倉庫
術網絡—台中20號倉庫經營換手了,仍然承襲前三期經營管理者建構出的當代藝術訴求,確立這個作為政府文化機制另類選擇的「替代性」風格,以有別於公立美術館或地方文化中心的操作模式。自20倉庫開始營運迄今,受託民間團隊在藝術行政管理上的精益求精和拼業績的態度,讓共構機制和台中市民集體受惠,也讓藝術界賺到了一個機會!
新委託關係中,不只公部門緊縮的預算,以及新管理者來自表演藝術界和強調社區教育的屬性等因素,均對這個空間的營運產生關鍵性的影響。首先,管理者自身特質的操作優勢自然不在話下,面對倉庫空間以視覺藝術為主調的挑戰,則是管理單位努力衝刺以求表現的功課。透過行政團隊數度的調整和組合,只求更加貼近營運所承諾的理想。其次,公部門對民間團隊專業經營、自負盈虧的終極態度也反映在有限的預算和嚴格的督考作業上。營運熱身的半年過去了,陸續經過對生態的熟悉和鐵道盟友間的串聯,新的駐村和推廣教育計畫逐步推出,新的展覽政策也開始上菜了。
「嘻哈透視鏡」是倉庫主展場策劃走藝壇新生代的基調宣示,攙合著新開發的「23號B實驗場域」所呈現的駐站藝術家個別秀,以及「21號實驗劇場」,扯開了一個鮮明的主題序幕—「春光乍現」,標榜年輕、跨界合作、和異業結盟的企圖。「嘻哈透視鏡」邀請了四位分別仍在學院中就讀和甫離開學院的創作者,包括呂浩元、陳威豪、華建強三位的平面作品和范勝翔的動畫製作。策劃理念強調電玩和漫畫陪伴成長的世代對待週遭劇變世界的目光和價值取向,是戲謔、退縮、抑或是選擇安裝無厘頭式的安全閥和生存合理化的保護機制。整體表現形式雖然仍然呈現青澀的嚐試性,以嬉鬧玩笑的口吻,卻傳遞不含糊的訊息。群體作品塑造出具象可加以辨識的角色特質,象徵媒體和資本惡勢力的黑社會老大、永遠長不大的迪斯奈式正義、貪婪物慾縱橫和一切吃到飽的肥婆、未老先衰的小人物、汲汲營營追求超脫卻無可奈何的庶民俗子,一切強迫式的世故早熟和對大環境的漠然抽離、喃喃自語。這些角色來自作品平面影像,卻儼然在倉庫的實體空間中偷渡成功、成就了新世代的批判和劇場言語。
「The show is on!」就像所有平面作品始終要碰觸到的圖地關係,這幾位創作者的作品處理手法,相對於主題的鮮明,似乎都對背景形式呈現輕忽或不確定的態度。這是一種藝術表現上需要持續再檢驗的形式對策。這樣的關係其實也可以放大印證到一個展覽和其脈絡的關係,或者一個空間營運和藝文生態之間的策略關係。20號倉庫在有限的預算規模下,需要創造營運的利基,也要掌握明晰的空間性格和藝文品質,面對多重變因的操作挑戰,充分考驗營運者的智慧。新世代選擇「嘻哈」作為對世界和自我觀看的角度,20號倉庫必然也選擇了適當的透視鏡,調整放大,讓我們看到它所追求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