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中國時報C8藝術人文
- 刊登日期 2004-03-09
- 類別 戲劇戲曲
- 作者 傅裕惠
十年有成、令人驚艷
展演名稱:U2觀點
展演團體:優劇場
展演時間:2004.2.26
展點地點:台北市敦南誠品地下二樓藝文空間
看過優劇場歷年大型呈現的觀眾,絕對免不了讚嘆那群優人「化整為零」、齊心合力表演的神聖性。在不刻意強調個人表現的條件下──甚至與傳統舞台表演觀念迥異,上個月底,於商業性濃厚但強調消費個性的台北敦南誠品書店藝文空間裡,優劇場近十年來培育的幾位資深團員,齊心推出四部相依相連的獨特創作。或許偶有生嫩之感,但其中顯現的企圖與聲音,著實令筆者有大開眼界的驚喜。
一九九七年,優劇場曾於台北木柵老泉山上推出標榜團員集體創作的演出《種花》等作品;相較於當時生澀無力的敘事手法與尷尬的語言呈現,這次的四部小品《即興伴奏》、《祭.遙》、《出入之間》與《泣湖》,幾乎完全脫離了傳統舞台劇表演如語言、肢體和情感表現的束縛,不論編導或演員都大膽以自己的敘事方式和創作動機,「成立」當天的演出。
例如以西塔琴伴奏的黃焜明,透過即興彈奏伴隨觀眾出、入場;從事多年原住民巫術研究的伊苞,聯合出身原住民血統的幾位資深團員如林秀金等,以跳躍的故事結構,無言而豐富地呈現巫者、愛情和命運循環的墮落與傳承;來自香港、潛心學佛的張藝生,一方面用多媒體裝置藝術搭配Ζ字形舞台呈現,整合四齣戲,接著以穿著西裝的光頭造型、俐落精準的漂亮肢體,表現學佛與生活出入之間的雷同與矛盾。
對照另外一位團員杜啟造壓抑卻狂熱的肢體表現,張藝生跨越了出世、入世的思考,藉著冷靜內斂的身體姿態,反映他的所見與體會。
在劇始、劇末,以默默潛行的身體和近乎求道、甚至殉教的態度,周行在各個演出間的大師兄杜啟造,不僅負責了四部份表演的「焦點」移轉,從一開始入場的祭儀般陽性肢體,到最後高舉鳳冠、不惜殉難的陰性身體,堪稱紮實展現了十多年在優劇場累積的深厚功力。從杜啟造身體肌肉呈現的力道表演,在幽微沈靜的觀察下,所表現的陰、陽之隔,幾乎不露痕跡;不但陽剛有力,更是溫柔性感!
不過,即使每一位資深團員都自信而自在地展現舞台上的自我與身體,一旦遭遇到所謂「第四面牆」的挑戰──如何面對觀眾──還是無法拿捏劇場裡觀者與被看者之間的界限與規則。例如在《祭.遙》中演員試圖邀請觀眾共歌共舞,卻因為整個場地嚴肅而刻意的氛圍──幾乎與原住民隨興的大自然天性抵觸,無法打破觀眾身體的拘謹,而使得部份片段顯得尷尬。
看見這批團員如此地享受自我創作,就算不能全然理會演出中的來龍去脈,卻能讓人讀出這些歌舞與動作,透露了許多追尋自我的訊息。僅僅欣賞張藝生那收放自如的肢體,還是會讓人為優劇場的表現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