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民生報A12文化風信
- 刊登日期 2004-05-19
- 類別 視覺藝術
- 作者 李維菁
從窗到一個女人的房間
展演名稱:時光流域
展演團體:連淑蕙
展演時間:2004.5.8-5.30
展演地點:台北誠品畫廊
窗戶在文學、戲劇、藝術中一再被作為象徵手法使用,早不是新鮮話。窗戶,可以是通道,作為溝通、交流的道路;它也是分隔,保護、切割內/外、你/我、你的/我的領域與空間。但窗戶作為通路隘口,多少意味著一種不全然的交通與阻隔。不管是向著裡頭或是向著外頭要去審視,或參與,出走與駐留中間總還是有些伸縮。
相較於不少為了求變而焦慮的藝術家,連淑蕙是完全不同的類型。她十多年來一直醉心於窗戶這個主題。一九九九年的個展「Mine」,以及目前發表最新個展的「時光流域」,連淑蕙畫的都是窗戶,然而,窗戶再她的繪畫中所代表的意義則出現了改變。不管是學生時代住陽明山的小屋,山下文林北路的住家,窗始終都是連淑蕙凝視的方向。
凝視的方向相同,然而窗內這位女性藝術家的自我探索則有所進展。
早年連淑繪畫中的窗戶,利人經驗的是她處理窗框以及穿透了玻璃,幾度彎曲折射產生的複雜窗影的能力。這時期的繪畫常見到她畫布等於窗戶的構圖,畫框等於窗框,每一幅畫都是一扇窗的用意。這個階段寫景的意味濃些,她喜歡凝視窗戶,並記錄下視線中的光線變化。由於當時的心境,那些窗,展現了美麗的光線流轉,窗外世界隱約夢幻,有時甚至散發出天堂似的光芒,窗戶好似通往生命未來的路口,她少女情懷般地那份不確定與可能性充滿了憧憬。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時期的繪畫連淑蕙並未因這些情境與特色,流入女性畫家常見的閨秀自憐、耽美造作。主要原因仍在於連淑蕙蕙繪畫守法上的駕馭能力之強。出發點也許是女性意味的主觀抒情,然而她在畫面的處理上,卻總能跳脫開來,熟練地展現她邏輯行強、幾何切割畫面的光影處理。由於感性與理性的調度相當自覺,儘管夢幻也有著踏實的基調在。
而這些年來隨著連淑蕙結婚、生子、求學深造等種種生涯變化,曾經三年不曾動筆畫畫的她,終於在母親、妻子、家人等外在角色與自我創作期待的歧異得到平衡。她還是畫窗。有趣的是,相對於以往窗戶嚮往未知路徑的象徵,窗戶在這裡最為分隔內、外空間,乃至於外在現實流轉、自我內在探索兩個世界的意象更為鮮明。窗外的世界不再是天堂幻影,她具體描繪了她所見到的現實,都是些人生的車水馬龍、行人攘往。而窗玻璃映照出來的內,則是沉靜的,關於閱讀中的女兒、玩具、生活起居的空間一隅。裡頭的影子映在外頭,或是外頭疊在裡頭的影像,有著平衡嶼平實。連淑蕙喜歡的作家吳爾芙說過,女人要在自己的房間才能創作。
在連淑蕙早年的作品中,我見到窗,在連淑蕙現在的作品中,我見到了一個女人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