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民生報A12文化風信
  • 刊登日期 2004-08-11
  • 類別 視覺藝術
  • 作者 林志明
影像彰顯新的概念張力

展演名稱:穿越──廢墟與文明
展演時間:2004.8.7-29
展演地點:敦南誠品藝文空間


 <穿越-廢墟與文明>是一個純影像作品的展覽,可說是數年來影像創作的新一波呈現。

這個展覽中的台灣藝術家作品,都是已經發表過的,但由於這次展覽突顯了影像作品和思想性主題間的關係,滌蕩了過去幾個展覽突出視覺效果,忽略思想主題深入的弊病,仍然帶來了一股較新鮮的氣息。

以<廢墟與文明>為題,展覽在意念上著重的主要是廢墟(雖然展場整體未將其突出,不但沒有什麼廢墟的感受,反而是很文明的,很現代的)。策展人宣稱,這個概念來自廿世紀初期的德國思想家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她認為,這個概念「不只是代表著化歸煙塵的記憶及其在空間中的殘留樣貌,還包括那些遭遺忘、排除和逐漸衰敗死亡的。」援引班雅明,她將廢墟的價值及意義作反向提昇,認為那是「一種促使新視野和再生生命湧現的反面力量和思考過程。」(這或許是為何展覽場所氣氛是如此文明和現代的原因之一。)

班雅明的思想融合了神秘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等革命思潮,一般被認為十分地艱深。我們還可以補充的是,「廢墟」的概念和他對現代的詮釋有關。因為班雅明認為現代的意義即展現為廢墟化的過程,而每一個事物的「餘生」(after-life),其重要性必須到認識。這個概念也和其文學批評的基本預設有關:每個事物或事件的真理內容(truth content)只有在它即將遭到遺忘的時候才能被辨識:因為時間的推移,事物出現時的周邊脈絡消失了,但這也使得事物解脫包裹其外的欺人表層(deceptiveappear-ance),反而有助於重新建構的程序。這個帶有強烈末世論色彩的思維(真正的審判必是最後的審判),由班雅明推向革命政治的理論(過去事物的搶救和在政治鬥爭上的重新使用),也產生了一種反向閱讀的歷史哲學。在美學理論上,它受到麥克魯漢的承接,發展出新舊媒體間的辯証關係理論(舊媒體將在新媒體中得到恢復);它也被馬勒候改寫為影像在藝術史中的革命性作用。

因此,以廢墟的概念來談論影像作品,特別是和城市或文明有關的意像,自有其理論上的脈絡和開展可能。這也使得展覽所呈現的各面向,尤其台灣藝術家方面,如廢墟影像的收集(姚瑞中的《台灣廢墟》)、現代城市的人性逃逸(袁廣鳴的《城市失格》),甚至歷史記憶的重新書寫(陳界仁的《恍惚相》),也就是含蓋收集、滌洗和重構的諸多基本手法,產生了一個新的概念張力。

展覽的另一個企圖則是呈現全球化時代下的生活場域情境,以這樣規模的展覽來探討這個巨大的題目,顯得有點吃力。策展在此所使用的基本策略是將台灣和加拿大的作品兩兩相對,比如使得姚瑞中的《台灣廢墟》和希微雅.博達拍攝東京、台北、倫敦地鐵景像的《首都城市》產生對話。將赫希及皮雷作品中的後殖民論述與陳界仁作品隱含的異國觀看相互比較。在這樣的作為中,最成功的當屬袁廣鳴的《城市失格》和史丹.道格拉斯《西斯汀街一百號[街區上]的每一座建築》間的對比。在這兩件無人城區的影像?,透露了許多和全球文化經濟發展相關的訊息,值得仔細地玩味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