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民生報B14文化風信
  • 刊登日期 2004-08-18
  • 類別 視覺藝術
  • 作者 李俊賢
實事求是 精益求精

展演名稱:嘉義鐵道藝術村

21世紀開始,台灣興起一陣子「藝術村」的風潮,經過幾年時間,大部分「藝術村」都已不支倒地,剩下來真正名實相副的「藝術村」,《嘉義鐵道倉庫》可說是其中的佼佼者。

嘉義市一向文風鼎盛,當地人以在地的藝術文化為榮,執政者也以藝術文化為榮,執政者也以藝術文化為政績的訴求,兩者良性的循環,使小小27萬人口的嘉義市,表現了百萬城市的藝術能量。

從日治時代開始,嘉義地區就一直出現望重全台的藝術家,由228事件中犧牲的陳澄波開始,包括早期的林玉山、李秋禾,以至於當代的王文志、黃明川等,在台灣美術發展的每一個世代,嘉義地區的藝術家都積極參與、表現優異。

嘉義地區藝術家輩出,地方執政者以在地藝術為榮,現任市長對外以藝術為標榜;文化局長更一再宣稱:嘉義市是台灣地區「藝術家密度最高的城市」,既使數據很難求證,文化業務主事者對在地藝術的光榮感和積極度,絕對是深具感染力的。

這種以在地藝術為榮的傳統,來到21世紀,在所謂「閒置空間再利用」、「藝術村」的風潮中,《嘉義鐵道藝術村》的表現依然一脈相承,令人敬佩。或許就是這種在地光榮感的「感召」,《嘉義鐵道藝術村》以最少的人力,表達了最大的能量。

相較於一些都會區「藝術村」的「經營團隊」,《嘉義鐵道藝術村》由地方文化局直接經營,以約僱方式號召地方藝術家劉宜良、李明杰等在第一線實際經營。由於由文化局「直營」,減少行政的牽絆,增加了官方資源的背景,第一線操作的藝術家可以在專業上放手發揮,《嘉義鐵道藝術村》自開張以來,屢創佳績,每年都獲得文建會《旅道藝術網路》的高額贊助。《嘉義鐵道藝術村》屢獲好評,其關鍵除了在地光榮感之外,「實在」應是另一個成功的原因。

《嘉義鐵道藝術村》由鐵道倉庫建築「再利用」而成,其「再利用」的方式實際而切題,沒有大興吐付的建築體增減、沒有多餘的裝飾,而以藝術村的主體活動--「藝術家駐村」、「藝術展演」、「社區文化休閒」為空間處理主軸,以實在的態度細膩落實在各種實際的空間。幾年來的經營,《嘉義鐵道藝術村》在台灣「閒置空間再利用」的諸多案例中,就「建築省能」、「展演空間使用之效率」、「駐村藝術家駐村率」等空間衍伸的面向上,都可說表現傑出,初使的主軸明確,執行時的實在態度,是其空間效能充分發揮的主因。

實在而「好用」的空間,奠定《嘉義鐵道藝術村》經營的基礎,從而發展出各種「駐村」、「表演」、「展覽」等藝術專業的行為,以及「餐飲」、「販售」、「衍伸商品開發」等兼具永續經營及社區互動效益的活動。而其中運用「邊緣空間」,包容實驗性藝術的「練功房」以及將練舞教室和展覽空間結合的空間整合等,都表現經營者處處用心,實在做事的態度。

在台灣的城市裡,嘉義並不起眼,它不是有光環的國際大城,也非歷史資源豐厚的古城,而嘉義市執著文化藝術、以在地藝術為榮、實在做事,以有限的資源把藝術確實帶入市民生活,真正深化市民生活內涵,在城市經營的模式裡,可說是不虛矯又具深度的,在這種城市裡,《嘉義鐵道藝術村》的優異表現,應該是必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