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民生報A12文化風信
  • 刊登日期 2004-09-01
  • 類別 視覺藝術
  • 作者 張晴文
可愛無用?

展演名稱:虛擬的愛──當代新異術
展演時間:93.8.21~10.31
展演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週末下午的台北當代藝術館擠滿了人,其中大部分是青少年。開學前的最後一個週末,美術館竟然人滿為患,真可謂展覽的奇蹟。

〈虛擬的愛〉引起年輕觀眾的興趣,表示展覽的議題與作品合於觀眾的胃口,展現了當代藝術展覽少有的魅力。卡通、動畫、漫畫這類玩意兒本來就是以年輕族群為主要消費者,加上知名的藝術明星也參加了這次展覽,更增加了展覽的話題性。甚至,奈良美智 、金田勝一、松浦浩之、李東起、權奇秀等五位藝術家還有一場簽名會,配合延伸商品的販賣,吸引不少人潮,看來這不是偶像歌手的專利,偶像藝術明星也要排定這樣的行程。

這是展覽的行銷手法之一,在講究包裝的年代,這樣的作法得自於其他領域的啟示,一如這個展覽的主要精神,〈虛擬的愛〉提出由卡通、動畫、漫畫滋長而成的一代,帶來什麼樣的新美學?或許正如藝評者言,藝術終結之後,大敘述消失,繼之而起的是任何事物都可能是藝術的局面,美術館不再是白色的聖殿,它可能是全民的遊樂場。

〈虛擬的愛〉共展出41位藝術家的作品,其中有多數可以用「可愛」來形容(儘管有些作品雖有可愛的外表,但其實一點也不可愛)。如果說這個展覽所要呈現的是一種亞洲新美學的誕生,事實上,來自不同國家的藝術家作品卻顯示了彼此審美的差異,同樣是與卡通、動畫、漫畫相關,但是也存在著不同的趣味與品味。可愛之外,數位時代人們溝通情感、相互應對的各種新倫理,也成為展覽提出的另一詰問,放大來看,〈虛擬的愛〉這樣一個主題,點出當下人類情感莫辨虛實的一面,除了是外在世界真實與虛擬的對照,也是心理層面踏實與空虛的翹翹板,那些曾經被視為無用的情感,也可能是支持人生的唯一答案。

當我們習於在電視及電腦螢幕的尺寸內接收事物,「真實」總是在眼前的這個平面裡發生,很多時候,「眼見為憑」是發生在書本、報紙、網頁、電視上的。而這次展覽中,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也都在平面上發生,無論畫布或者螢幕,似乎宣告著平面已經回春,其中有兩種極端的例子,一是三宅信太郎由紙張鋪滿一整面牆的彩色鉛筆畫,畫裡充滿可愛的甜姐兒,拙稚的筆觸和人物造形,可說是這次展覽裡日本風格的極致,呈現一種可愛女生的低智能無辜日常。錯綜複雜的人形與商店,是低科技手工的平面景觀。而另一種高科技的平面也出現在展場中,泰德.維多利亞(Ted Victoria)的〈失去自由〉和〈逃亡黑奴〉畫面中暗藏火燄,這兩件作品不僅一點都不可愛,也無意與可愛掛鉤。這一類的作品展示了當代的「異術」,卻相當沉重。

如果要在作品中找出展覽的精神所在,松浦浩之的作品〈奧菲莉亞〉,可以做為某些特質的微型。便宜又閃亮的萊茵石佈滿畫面,造就了華麗的景致。這些假鑽石只是裝飾品,裝飾著大家都消費得起的可愛。就好像街頭少女的穿著,是一種廉價堆疊而成的華麗,這些發亮的偽寶石讓粗重邊線勾勒出來的人物增添了幾分精緻之氣,讓可愛更上一層樓,一閃一閃地好迷人。

許多日本藝術家的畫作融合了古典的和風審美,平板的畫面彰顯了這一群藝術家的共同特質,分享浮世繪的世俗與美麗。可愛無用,卻成為這些藝術家的大用。他們筆下的少女姿態美好,還包藏幾分優雅與節制反動的暴力與色情。小事小物的趣味,或者無厘頭的疲勞轟炸,來自對於無用事物的專心投入,這些看來一無是處的事物,卻成為時下某些人們賴以攀附的唯一精神生活法則。參展的日本作品呈現一致的向量,來自其他國家的作品則面目紛呈。不同地區的藝術家們,如何將卡通、動畫、漫畫的文化反芻再生,形成一種可觀的新勢力,其內化的程度、質感,與再造的能耐,是可以在展場中比較出來的。除此之外,某些不可愛的作品也穿插展覽之中,在一片可愛之林中,倒有點傳統價值的衛道之感。也有不少佯裝可愛的作品在乍看之下有趣,但其實是板起臉孔的,就像〈留蘭〉裡的一句歌:「誰又知道她心裡面在想著個啥?」

就整個展覽而言,那些可愛輕盈的部分形成了一股柔軟又紮實的氣勢,反噬著其他不同取向的作品。展覽外圍的行銷策略,也著實反映了可愛的力量,平易近人且挾帶著商機。這也說明了當代藝術的世界裡,易感可親的作品依循消費文化的邏輯而有效,藝術的向內批判已經不是流行。而說得動人的所謂集體記憶,不過是你我消費之後的副產品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