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民生報文化風信A12版
  • 刊登日期 2004-09-29
  • 類別 戲劇戲曲
  • 作者 胡民山
驚夢後的花瘋

展演名稱:花瘋了
展演團體:卓庭竹
展演時間:93.9.16
展演地點:誠品敦南店藝文空間


童話故事總是在希望中有圓滿的結局,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在真實的世界裡希望卻經常是被無限期的等待,圓滿似乎也總是有缺口!編舞者卓庭竹選擇了《長髮公主》的童話故事為文本,在自我對故事的思辯中衍化出《花瘋了》的舞作。

編舞者讓公主焦躁的一反傳統的優美形象,從表演區裝置的井口爬出後即站在小椅子上自己挪動或疊合著椅子,顯出的是在危險中亟欲尋找出口的不安。原本意氣風發的巫婆,也轉化為低著頭以沈緩動作行使著自省樣態。兩位舞者處於沒有交集,總是錯身的擦過,從中可看出編舞已褪出說故事的籓籬,而試圖透過童話檢視內心深處的疑惑及用以探索人性的真實面。

雖是新舞作整體的構成卻與去年的作品《驚夢》相似,的確在視覺上從大井、胖女人、長裙襬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但如仔細觀看是有不一樣的織造。《驚夢》是對生命抱持著質疑的態度近於嘻弄的成份,《花瘋了》卻是在叛逆中有呼之欲出的狂野!

痙攣式的急速收縮、外射的瞬間爆發呈現出誇張、直接性的肢體,與對比的緩慢深沈、迂迴而內斂的身體運用,而近於「卡通化」般的誇張線條是編舞者近年發展的動作特質,而不同於時下取用於課堂動作的排列組合,或自淫式神經質抽、搔動的編舞者,是值得肯定的。舞者對於動作的詮釋也進步於從前,尤其是前雲門舞者彭馨瑤的加入對舞作增色不少。

中段插入鮮麗、可愛造型的三位胖女人,以頑皮、嬉鬧的動作劃開了沈重的氛圍,雖頗具趣味性的戲劇效果,可以緩衝嚴肅性的演出,也可以經由片刻的喜悅,讓人生真實的苦澀得到些許的輕盈,但在舞作中卻有如誤入叢林的圓仔花。

當公主穿上巫婆的衣服,原本的老巫婆也拖著如尾巴的長裙襬出現,彼此雖沒有連續劇式的較勁,但讓群舞者爬行及臣服在裙襬下,雖可意味著人們成長後的權利欲求,卻掉入了凌虐其它弱勢者的泥淖。《驚夢》與《花瘋了》雖有非常不同的情緒,仍可依稀的看出是編舞者對生命與環境之間反思的延續性情結,也該是卓庭竹近年來在舞蹈與生命發展中的階段性小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