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民生報文化風信A12版
- 刊登日期 2004-09-29
- 類別 戲劇戲曲
- 作者 楊美英
可愛的擺盪夢境
展演名稱:喂,愛麗絲
展演團體:飛人集社
展演時間:93.09.25
展演地點:誠品敦南店藝文空間
短短一個鐘頭內,人偶匯演,並加入光影元素的形式,畫面巧妙多變,《喂,愛麗絲》與觀眾共享豐富的想像空間,繽紛慧黠的童趣,使人樂在其中,可是,描繪現代職場女性自我認同╱書寫自我的焦慮,彷彿從作品的內容已經穿透到創作本身的穩定度,洩露出若干文本脈絡的破碎與擺盪,因之成了小小的遺憾與美麗的期待。
顧名思義,本劇乃是以世界經典童話《愛麗絲夢遊仙境》衍生而出的作品。劇中主人翁是個不快樂的就業女性,與愛麗絲在夢境之中有了交會,同樣處於「不斷的墜落」,不斷的質疑自己:「你是誰?」「你要往哪裡走?」,不斷的神經緊繃著:「來不及了!來不及了!」,持續發散著現代都市叢林社會的高度壓迫性以及被時間鎮日追趕的無奈與疲憊。劇情終了,演員輕輕說了句:「我不想再趕路了」,然後,驚惶奔波的愛麗絲偶兒也被溫柔抱上床舖,沉沉甜甜平靜睡去。
全劇的表演空間區隔成不同的屬性:左半邊的舞台應可視為劇中主人翁的現實生活──如討人厭的辦公室,右半邊的後方有ㄧ方螢幕,擺設了床舖、衣櫃、鏡子,大抵設定為安全溫馨的私密空間以及洋溢魔幻法力的神奇世界。螢幕除了完成與人偶搭配對戲的光影卡偶效果,有些時候則是好像眼睫毛一開ㄧ闔的活動圖案,猶如呈現劇中人物眼中所見景物的視窗。再者,無論是鏡子裡頭的漂亮花園,或是暗藏了小機關的櫃子,有時床底藍色大布翻飛成淚海波濤,床頭蚊帳扭綑成故事裡的毛毛蟲,每每予人驚喜,接近導演石佩玉希望達成的「立體書」舞台形式。
劇中的表演風格,無論是人或偶,均常見無厘頭、天馬行空的趣味,雖說裨益賞心悅目,但隨之也「輕量化」了一個成人心靈省思生命的課題,止於小巧可愛,無從臻於暢快淋漓。另外,細膩抒情的操偶手法,不免讓人聯想《我是另一個你自己》《小小孩》,縱該不吝重複讚美,卻盼望更完整獨特的創作文本。
事實上,除非經歷冒險全程,愛麗絲也不知道「長大或縮小」哪樣選擇會是最好的!同樣的,導演石佩玉的成人偶戲,開創了島上女性劇場創作的新面向,十分期待,歷經「廚房」與「愛麗絲夢遊仙境」的自我對話與心情發抒,逐漸脫離了擺盪與喃喃自語,找到了篤實確定的道路,近期展現大氣豁然的創作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