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民生報文化風信 A12版
  • 刊登日期 2004-10-06
  • 類別 戲劇戲曲
  • 作者 童乃嘉
執著認真 南台灣的驚豔

展演名稱:莎士比亞不插電-羅密歐與茱麗葉
展演團體:台南人劇團
展演時間:93.9.30
展演地點:台南市百達文教中心廣場


 我從沒有料想到,看完這一場演出的心情會是如此的複雜。

中秋以過,台南還是相當悶熱,在勝利路這個天主教堂院子裡,演員等待著觀眾。用木箱簡單搭出的階梯式觀眾席上,大多是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都是學生吧!三、兩成群,興奮的吃著劇團提供的點心與飲料,大聲的喧嘩,成功的營造出了我們電影?莎翁情史?中看到的當時劇場情調。

這次的製作與演出在?台南人?來說,應該是一種新的嘗試,除了製作人與導演之外,其他的餐與者幾乎都來自於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全部演出近一百分鐘演出,沒有鐘場休息。結束後在一段小小的觀眾互動裡,主持人要求現場的?情侶?組上場,表演擁吻,現場年輕觀眾們的情緒頓時high到最高點。

回到家裡,我仔細的閱讀了節目單,慢慢的回憶著幾年前在北一大看完了<安蒂岡尼>的心情;當時的我,的確可以用?驚豔?兩個字來形容?台南人?的第一印象。 ?驚豔?的意義,不在於作品?安蒂岡尼?本身有多麼的好,而是在於看到那樣單純的執著與認真,所給我的感動。

<莎士比亞不插電>帶我走到了另一個極端。我看到他精準的抓住了古今中外類似的整體環境條件,成功的在現了伊莉莎白時代英國劇場的基本元素與氛圍。但是,或許是如節目單所敘述,翻譯的問題,使得莎翁劇作裡很重要的文本魅力難以呈現。從中世紀的時代條件來看,劇場的發展與呈現尚不足以超越文字的可能性,以演技來展現人的內心世界(inner most),也就是說,演員尚無法超越以身體當道具來說故事的極限,讓演戲(Acting)成為一門藝術,因此,看戲或許就像只是看演員?讀劇?。但是,就表演本身而言,這一次的演出,卻很難看出是否為有意識的再現莎翁時代的演出形式,還是再針對觀眾群刻意的搞笑?當然,以演員的年齡與歷練本來就是一個難以苛求的問題。

不過,從生態環境的現實而言,我認為?台南人?的這一個新的嘗試與合作模式是成功的,因為它讓這個環境裡本來所缺乏的一些學院派的觀念與思考,經由演出,在這個地理場域中出現,,製造撞擊,同時也可以製造對話。期待大家在每一次的參與裡-不論是觀眾、演員或是技術創作者,都可以因對話而累積更多的經驗內涵。

南台灣需要在文化領域裡,清晰的累積集聚自己的聲音與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