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民生報A12文化風信
  • 刊登日期 2004-12-22
  • 類別 視覺藝術
  • 作者 林書民
CO4的當代使命

展演名稱:藝術轉近
展演團體:CO4台灣前衛文件展
展演時間:2004.11.19~2005.1.23
展演地點:華山藝文特區等七處


CO4台灣前衛文件展與兩年前的CO2相比,明顯的在組織架構以及展場整體呈現上進步了很多,本屆最大貢獻尤其是在對國內年輕創作者、新鮮面孔藝術家的大量發掘,以及策展人的養成。

國內屈指可數的美術館拘現於空間及檔期,因而往往制定的圍牆太高,所能照顧到的藝術家有限,這塊空缺也往往不是大部分趨向精緻路線的畫廊所能彌補。喜見CO4開闢了這個區塊,讓國內藝術生態橫向擴展的空間得到紓解。本屆7位策展人似乎希望在潛質藝術家與成名藝術家之間取得一個平衡質,掏這盤金沙,偶有驚喜的看到幾件佳作閃閃發光,如曾御欽的作品「我痛恨假設」,涂維政的作品「古藝堂拍賣會」等。但是不可否認在沒有充足經費的奧援下,再加上很多藝術界的新兵加入,許多作品的觀念完成度、或是技術完成度上仍多嫌不足。

每ㄧ個展覽都有制度及規格上的極限,進而面對最大可能做出策劃執行,CO4設定的架構形式有著活絡的發展可能性,同樣是雙年展形式,許多城市雙年展的在舉辦了幾年之後,主辦國每一年推出的藝術家似乎都有著處女情結作祟的默契,而盡量推出未展出過的新面孔藝術家,往往當地的藝術家在幾年之後就面臨干葛,針對這點,CO4彌補了台灣當代藝術光譜中,當代藝術新秀的發表空間,讓他們有機會和許多老將一起上場較勁。這同時卻也憂心地看到國內潛質藝術家展出空間捉襟見肘,藝術家少了展場磨練機會,最後自然難與國際接軌,而造成台灣當代藝術光譜的全彩不均衡現象。

現今許多當代藝術發展較有規模的國家,都有著許多外圍在野或是學院形式的固定展覽空間,當代藝術原本就包含批判性,它批判現狀同時也批判體制,甚至批評批判體制的方式。這些空間因為自由度較高,批判性火力較強,而往往與主流有著同等重要性的位置。這個部分的探討CO4顯然非常保守。

藝術新血的養成,另外一個重點是展覽之外的輔助工作以及研究。舉國外的例子,值得借鏡的如今年剛邁入十年的第五屆歐洲當代雙年展Manifesta,這個展覽在成立之初,標榜非競賽性質,目標讓更多的歐洲潛力藝術家及策展人能有大型的展出舞台而聞名。總部設於荷蘭的阿姆斯特丹,由2003年開始Manifesta設置常設性的辦公室及展出空間,為歐洲的當代藝術建立資訊交換平台、推展歐洲藝術家進軍國際。

他們的研究工作還包括出版、策展研究、專題研究、畫冊、專題研討會、資訊中心,藝術市場調查、多媒體界面的城市互動等活動。如2002年第四屆的法藍克福,策展團將所有參閱過的藝術家資料建立了一間檔案圖書室,對於未能入選的藝術家也給予相當尊重,同時讓外界也可以有機會自由閱覽,以及藉此透露策展作業的嚴謹度,展期中加入了國際研討會,成立了資訊研究室,開始進行文件建檔,及30個國家的當代藝術資料整合。

在其印刷品上的協辦贊助名單就琳朗滿目赫然有四十多個,當然這也應歸功於M5設置了常設性的總部,可以有較充容的時間長期性彙整經費,以及尋求贊助者支援。這些方法值得CO2、CO4的文件整理觀摩,也期待在CO4持續的努力下,藝術生態的這方水池,能夠加速逐年繼續擴大,除了納入更多新人互參加競逐外,也在觀念上擴大藝術家的定義,納含新種藝術形式及非學院外的新媒體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