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文化快遞 No.155
  • 刊登日期 2013-04-08
  • 類別 展演評論
  • 作者 謝東寧
評河床劇團2013「開房間」計畫 一場關於藝術的全身體驗

「現場性」是表演藝術相當重要的特性,觀眾於指定時間到特定空間,與演出者共同經歷一段過程,所以觀賞表演藝術也是一種「身體性」的行為,觀眾必須要用全部身體感官,來參與及接收演出中的訊息。


相對於今日資訊快速流動,人們透過各式電子訊號傳輸溝通聯繫,看似天涯若比鄰、相互緊密連結,實質根本是虛擬的親密感,常常只有身體片面性的參與,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身體性缺席所造成的心理匱乏,的確是需要管道彌補的。例如看球賽、演唱會、劇場,或參與廟會慶典等等,於是人們在群體中身體與身體的連結,在個體中身體打開封閉感官之需求,特別是精神上的深層滿足,表演藝術恰好都提供了充分的養料。而此刻正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演出的河床劇團2013「開房間」計畫,更是一個相當特殊,集中於觀眾身體性參與的劇場演出案例。



房間內的實驗演出《不會有人受傷》

在演出形式上,一共有兩個房間的演出場地,一次只容納一個觀眾入場。首先進入的演出是《不會有人受傷》(郭文泰導演),經由工作人員(演員)打開房間的門,映入眼簾的是在玄關底部,一個戴著帽子,沒有臉的人之雕像;再打開左邊的一個門頓時進入黑暗,完全的黑暗,只能依賴演員的引導前行,而關掉了視覺的行動,身體其他感官也變得敏感起來,特別是「黑暗」所撩撥的心理反應,不安、恐懼……或者是相反的好奇、興奮?則因人而異。


演員引導觀眾坐上一輛車的駕駛座,可以確認(看不見)是因為,可以感覺到熟悉的車門、汽車座椅和方向盤,然後整個車窗擋風玻璃視線被全部打開,黑暗中的觀眾開始看到了導演精心佈局的畫面。像電影的慢鏡頭,或者夢境,被嵌入視覺角度的觀眾,開始了一段奇妙的視覺旅程,旅程中眼前的真人演員,因為裝扮及視線的無焦距,好像是假的人偶或者只是舊影片膠卷上的人物,而透過車窗的大小伸縮,及車子無聲的前進後退,觀眾視線可以推進(ZoomIn)拉遠(ZoomOut),甚至由平面的2D轉入立體的3D。而畫面的內容更是超乎現實,沒有臉的雕像(剛剛入門看到)活了過來,女孩口中含著一捆透明塑膠管、吃藥的女孩、差點被車撞到的女孩、離開擁抱的觀眾。


這種特殊的形式正是河床劇團的「意象劇場」創作理念,劇團創辦人郭文泰導演,善於在小舞臺上利用特殊的布景、道具、演員造型,及精心設計之超現實緩慢場面,優雅寧靜且意象豐饒地處理關於家庭記憶、人性情慾感受,時間的流動。郭文泰早期的作品就嚴格限制進場觀眾人數,2011年在旅館空間舉辦的《開房間》,更是邀請四個導演,在四個房間演出只有一個觀眾的戲,這種實驗演出一方面集中於劇場與觀眾的關係,例如挑戰看與被看、更細膩處理觀眾的感官、觀眾的反應等等,另方面也打破劇場空間,嘗試不同場域的演出可能。



房間即劇場的演出《四季》

第二個房間《四季》(何采柔導演),演出構想來自導演親人的一場葬禮儀式,但首先迎接觀眾的,卻是童話色彩般,帶著兔子面具的演員。女演員坐在桌子上,而觀眾就很親近地坐在她面前的椅子上,她吹熄放在大腿中央的蛋糕蠟燭,當燈光亮起時觀眾才發現,自己置身在一個色彩飽和的空間之中,而坐在觀眾桌子另一頭的,是帶著電視螢幕頭的畫家演員,他不斷地用畫筆刷自己的手,而電流脈衝聲響漸漸擴大,兩位兔子演員在畫家後方跳動,燈光也開始強烈閃爍,最後一片黑暗與寧靜。


當燈光再度亮起,觀眾左方隔著玻璃窗,呈現一個黑白空間,這個空間地上是剛剛畫家未完成的畫,不同的是,畫的中央有一個家的形狀,是由兩位女演員用麻繩圈出,然後畫家走入畫中,靜靜地躺下。演出結束後走出房間,觀眾還會收到剛剛演出中的生日小蛋糕。


在這兩個房間的演出過程中,觀眾的位置不再是舊有的被動位置,因為當其走入刻意營造的劇場環境中,創作者不斷在短短10分鐘的時間內,計畫性地挑動觀者的身體(心理)感受,於是觀眾被迫需要主動接受(或不接受)這些訊息,而這種表面寧靜、內心波濤的觀賞經驗,也更凸顯了關於表演藝術的現場性(或者當下性)。


特別值得一說,這兩個演出是臺北市立美術館「真真:當代超常經驗」展覽的最後一站作品,本次特展以中國古代小說,人物從畫中走出來的描述為靈感,來反應今日科技時代的「真實/虛擬」經驗。而讓劇場進入美術館,除了證明當代藝術領域的自由流動,「開房間」的演出內容,更是讓觀者「身歷其境」地進行一場關於藝術的全身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