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民生報文化風信A12版
  • 刊登日期 2005-01-12
  • 類別 展演評論
  • 作者 徐亞湘
21%的威士忌…低醇度《慾望街車》

展演名稱:慾望街車
展演團體:有戲製作館
展演時間:2005.1.7
展演地點:台北新舞臺


台北劇場界很久沒有戲劇經典的上演了,一堆新戲、經典新詮,好像把整個劇場界妝點得熱鬧多彩,但真正能沈澱、感動我們的作品卻是少得可憐。此時,「慾望街車」駛來的正是時候。

面向經典的勇氣與使命感令人佩服,但同時又讓人害怕。怕的是面對此部戲劇文學和表演上的經典,演出單位在藝術表現上能夠準確嗎?能夠處理得不至低於我們心中的理想典範過多嗎?白先勇曾說過「除了她(費雯麗)我無法接受別人扮演白蘭芝」,相信許多人,至少我,也是這麼認為著,我想,馬龍白蘭度詮釋的史丹利想必在許多人心中的位置亦復如此吧!

吳淡如與林煒算是盡了力,但戲劇舞台上現實得很,知名度在這裡根本不管用,觀眾在意的是藝術上的實力、引領、陶醉及嘆服,當然,如果從票房考量那是另外一回事。吳淡如的表演比預期中的要好得多,她把神經質、敏感脆弱、南方仕女的高貴、靈與肉的分裂、對於美與詩嚮往的白蘭芝,很平實地詮釋出來。不過,處處可見勉力為之,甚至是力有未逮的「表演」痕跡,心理節奏與表演層次的處理也缺乏細膩感,這些都在在地減損了角色的魅力與說服力。

至於史丹利粗獷、本能的雄性力量,在電視白面小生林煒的面前似乎完全躲藏,他太文明、太有教養了,以致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打網球而非打保齡球的史丹利。舞台語言處理的失宜與薄弱,又更加地凸顯及提醒他是一位習慣於鏡頭的電視演員,於是,觀眾看到的是演員林煒越來越多,角色史丹利離我們越來越遠。

導演郭強生的表現還算稱職,平實地演繹出了這部近代美國戲劇史上的偉大作品,可惜的是,除了動聽的藍調、爵士音樂之外,實在不太容易找得到田納西‧威廉斯的內在生命與劇作背景的美國南方文化。關於後者,粗糙的「舞台構成」要負部分的責任。

《慾望街車》這齣戲,希望不僅僅是在台灣的劇場中得以被搬演、被認識而已,觀眾和白蘭芝都不需要酒精濃度只有21%的威士忌。請給我們能夠在舞台上散發出光芒萬丈的魔力的白蘭芝與史丹利,否則,就讓美好停留在記憶與想像之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