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民生報文化風信A12版
  • 刊登日期 2005-02-16
  • 類別 視覺藝術
  • 作者 胡永芬
隱匿玩家 嬉鬧在更真實的擬像世界

展演名稱:隱匿的玩家
展演團體:東海大學美術系
展演時間:94.1.26~2.27
展演地點: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南海藝廊


價值觀與意識形態,是世代分野最清晰的指標。
 
對於當今草莓族一代而言,1990年以前的事,都只是教科書上的歷史,解嚴?美麗島?或228?可能都是差不多遙遠的事情吧。

20歲上下這一代的青年,最幸福的就是:這個時代已經沒有什麼「命」好「革」,也沒有什麼關乎「危急存亡」的事需要面對與抉擇;而或許,他們最大的無奈、最大的失落也在於此,錯過了歷史的轉角,生命似乎就錯過了偉大的機會。

在一次酒酣中的夜談裡,一個23歲的年輕創作者說:「我們最大的痛苦,就是大家都覺得我們沒有什麼好痛苦,最委屈的事,就是大家都覺得我們沒有什麼事好委屈。」失去了反抗對象的反抗軍,何其失落!他的話語,在我閱讀作品的時候經常不期地浮現出來。

現正在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南海藝廊推出的展覽「隱匿的玩家」,是由八位東海大學的年輕藝術家,以繪畫、影像、或動畫的多重媒材與形式聯合展出。東海大學美術系的同學,一向在國內美術科系院所中,是表現語彙最為豐富多元的,這個頗優的傳統也呈現在「隱匿的玩家」展覽中。

其中最有意思的,應該就是從中所揭露的,新世代的人格特質、價值觀與意識形態。

參展藝術家陳大吉的類錄影作品《在邊境的戰鬥狀態》,由他自己穿上螢光綠的仿軍裝、荷著模型店買來的玩具步槍,一人透過電腦的複製剪接技術,扮演千軍萬馬,舉凡潛進、行軍、搜索、伏擊、戰鬥……,都模擬得跟真的一樣(至少跟我們平常在電影中所看到虛構的戰爭場景一般真!)--在這個比真實更真實的世界裡,創作者可以完全在自己創造的狂想遊戲中,盡情耽溺,安全無虞!

從陳大吉這件長度超過十分鐘,每一個畫面幾乎都必須透過反覆無數次電腦剪輯合成、細膩的介面處理、透視嚴謹……等等顯然必須透過複雜的手工細節才能獲得的成果看來,可以想像創作者顯然能夠充分地享受著這種封閉狀態中的遊戲性,並且從自己完全可以掌握的電腦虛擬世界中獲得無限的樂趣。

這麼刺激、而又安全的世界,是一個比真實更真實的擬像(Simulation)世界,35歲以上的人或許覺得虛幻吧,但是對於新世代而言,這才是一個溫暖、安全、更真實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