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民生報文化風信A10版
  • 刊登日期 2005-04-13
  • 類別 戲劇戲曲
  • 作者 王墨林
中年舞者還能跳什麼?

展演名稱:愛玩音樂愛跳舞
展演團體:風之舞形舞團
展演時間:94.4.7
展演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編的舞作:《愛玩音樂愛跳舞》之中,所要呈現給我們了解的一種創作意圖,其實是蠻單純的;甚而令人感覺到這樣單純的作品風格,讓兩位都已步入中年的男性舞者來負責發散,彰顯的似乎更是風格上的可愛性。

說是這支舞作的可愛性,我們實不能否認在舞壇上已屬「高齡」的吳義芳,不只拚盡全力,甚而在中途的體力顯得有些氣吁吁的尷尬情境上,確讓專程來捧他場的粉絲對他有些心疼,而另一位中年的胖男舞者,就更談不上什麼舞不舞的,只是討人喜而已。

這支舞作似乎註定只讓人喜歡,卻不一定能讓人感動;這裡說的「感動」,倒不是要編舞者提出什麼宏觀題旨,卻是即使在小情小愛上,若能對生命的幽微處做到一點觸碰的話,剎那間作品的深廣度也都會被打開來。很可惜,做為台灣難得出現一位優異的男性舞者,吳義芳的舞作總是少了這麼一點觸碰,因此作品就顯得有些單薄。

在這支新作中亦如是地只是「討喜」而已;吳義芳這位中年舞者拚全場要做出靈巧的動作,好像要讓他那已顯得有些雕刻化的筋肉,非舞動出往昔如在「雲門」作品中的輕盈感不可。然而已是時不我予了,在他瘦削的臉龐上,完全不見一份像年輕時沐浴在一種自信的光采之中,反倒顯露出了中年男子原應有的成熟感,卻被披上一層硬質的髮膠撐在那裡。

譬如說,我們並不覺得索吊的空中浮游,能幫他硬要做出身體的輕盈感有多少,若光是從場面的鋪排去看的話,似乎也過於單調,不像歐美舞團的空中浮游,大部份都帶了點超現實的詭譎的美;我們的空中浮游卻給人感覺只是幌來幌去而已。

在這個作品裡,舞蹈把身體當做是一種敘述的話語時,看得出編舞者真的不知道身體不只是一個視覺物而己,更重要的,身體還是一個內在話語的靈光物;許多感情在現實上是無法被敘述得一清二楚,那麼就留一些在身體的失語狀態之中棲息著吧!做為一個中年的舞者,他所要的「歡愉的節奏」或「迷人的動作」,只是為他找到了一種敘述的形式,卻不可能為他找到更深層的,對於編舞者而言是一種身體存在感的意識反映。

假如我們不認為一位中年舞者在舞台上必須接受動作的考驗,那麼這支吳義芳的新作倒很容易讓人誤解,跳舞的人只會動手動腳,卻動不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