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民生報A10文化風信
  • 刊登日期 2005-05-03
  • 類別 視覺藝術
  • 作者 林宏璋
放下書包到街上去 駐腳於場域的因地置疑

展演名稱:因地置疑 Question in site
展演時間:95.4.6~4.23
展演地點:台灣藝術、建築與設計展演中心


 一群年輕藝術家在台中酒廠展覽空間中陳列他們的作品﹐ 取名為<因地置疑>﹐這個展覽的名稱也詮釋了他們對於這個展覽場地的評論。原本的酒廠雖然經由文建會規劃成為一個新的當代藝術空間﹐但整個場地仍是一個「因地制宜」的展示空間。 參展藝術家包含王挺宇、周秀芳、莊凱宇、焦聖偉、蔡明君、蘇明欣、潘顯仁等人﹐在台灣的展演經驗也一向在非美術館的空間﹐包含公車﹑書局等。從這些年輕藝術家的展演經驗及作品中可以察覺到一種新的美學態勢。當藝術從美術館及畫廊的意識形態出走﹐藝術作品勢必面臨更大的詮釋空間的挑戰﹐因為藝術面對的是著瞬息萬變﹑充斥著權力網絡所滲透的公共空間。 藝術作品的意義維繫在與環境及社會脈絡的相對關係中﹐而非如美術館牆內保護與保證的美學空間。相較於美術館/畫廊機制內的作品﹐在美術館之外的社會空間當然有著不同的美學議程以及特殊的提問方式。

蘇明欣的作品<請務越線(please do step over)>﹐ 在展場入口粘貼紅線讓觀眾察覺如同在一般美術館中常見藝術作品與觀眾的界限﹐邀約並告知觀眾在紅線之後的廠房空間為藝術作品﹐並利用務/勿的諧音﹐蘇明欣利用辨證的發誓反映出這個展覽利用場域及空間的基調。焦聖偉的作品主要利用他的房屋造型的雕塑並置著酒廠所遺留下來的物件﹐影射著廢墟與重建的情境。蔡明君的<場地>探討原場域的再現問題﹐她記錄未展覽前的展覽照片﹐檢視著作品介入空間之前/後的狀態﹐同時也是的有關於場域在場與不在場的提問。  這三件作品試圖分別利用展場的空間﹑物件與影像﹐回到一種依存於場域的作品狀態形成一種自明性結構(axiomatic structure)﹐從作品所坐落的場域延伸空間的概念﹐衍生到作品意義化的姿態。

這種意義化的姿態主要是註/駐腳在作品的展出空間﹐我們可以說作品「寄生」(parasite)於場域中形成一個平行於本文的『場域』(parallel-site)。但王挺宇與周秀芳的作品則放在台灣目前的推行的文化政策-創意產業-的社會脈絡中﹐因為台中酒廠是目前創意產業園區的規劃﹐王挺宇利用虛構的方式陳列了一個轉型為文化創意產業工作者的藝術家作品﹕「紀念生命創意香檳杯」。他使用看版廣告的方式陳列「送禮自用兩相宜」的雕塑香檳杯﹐其諷刺意味是不言而喻的。

我們可以說前述的作品有一種厚重的目擊場域(site-seeing)狀態﹐它們必須依賴著場地指標性的脈絡﹐因為場地本身就是作品。但這種依存還有一種更輕巧的自在觀賞(sight-seeing)的介入方式﹐如潘顯仁的〈可樂可口〉(cola-coca)藉由一個懷舊的可口可樂商標的篡改﹐與牆面的對應呼應著全球化文化轉譯的倒錯。莊凱宇的〈空音、發酵〉在作品的形式上利用影像中燈泡忽明忽暗的效果﹐ 並置著打呼聲。這個簡單的蒙太奇裝置有著詮釋意義的趣味﹐ 到底這個場地是半睡半醒的狀態﹐還是藝術介入半成品展覽空間是一種一廂情願的固執﹐抑或是一種詩境的語言 ﹖這兩件作品﹐雖然依附在場地的空間之上﹐但卻非一種厚重的歷史訊息﹐而是一種驚艷的風情展示。

<因地置疑>是一個美學樣態(gesture)的宣告﹐同時它也以其修辭策略開展該展演場所的政經文化的重複修辭。藉由激進的脈絡化的方式﹐其開展議論的方式並非是教誨及說明﹐ 而是憑介其內蘊邏輯與社會脈絡的閱讀文本。 似乎在這些年青藝術家身上「什麼是藝術」(what is art?)的問題不再是重點﹐ 反而「哪?是藝術」(where is art?)才是他們關切的課題。 這?所包含的情境是一個出走到街頭上的藝術提問﹐是一個將社會文化脈絡作為一個演出的大場景﹔在這種情形下﹐藝術因為空間被賦予了一個可能的敘事情節﹐並是一個表演性大於展覽性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