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民生報A10文化風信
- 刊登日期 2005-05-14
- 類別 戲劇戲曲
- 作者 盧健英
全女性版的“床戲”
展演名稱:孵夢Ⅱ
展演團體:世紀當代舞團
展演時間:94.4.29
展演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姚淑芬的舞蹈劇場裡,總是瀰漫著花火簇簇的創意與驚奇。和其他編舞同儕相較,她對事物的好奇廣度、豐富的幽默感與對未知領域的挑戰性格,成為她作品一貫以來的特質。
《孵夢Ⅱ》是繼四年前的《孵夢》後,同一主題的延續,床是劇場上最主要的意象源頭,第一版的《孵夢》主要在探索「床」作為緊張/放鬆的場域,所延伸出的人際關係;《孵夢Ⅱ》則是一個全女性版,相較第一次的「床」,《孵夢Ⅱ》用了更大量的床墊,玩出更多樣的「床戲」而這個以女人為主體的《孵夢Ⅱ》,也出現更具侵略與挑釁的主題。
鐵絲網圍起監獄般的戲劇空間,在這其中,性、針孔(拍攝/被拍攝)、枕頭大戰(攻擊/被攻擊)、鬧鐘等,成為整支舞呈現權力、制約、禁錮、的主動/被動性,所一再被使用的符號與策略。姚淑芬善用遊戲,這也使得這麼嚴肅的主題反而在一種輕鬆幽默的步調裡進行。在這支舞裡,她邀請了四位現場觀眾(兩男兩女),分別在不同的段落裡成為編舞家的被實驗者,第一場「床戲」邀請一位男士躺在床上,在眾目睽睽下任憑女舞者魅惑挑逗,悖乎傳統的性權力模式,性別位置的錯換,看與被看的對立關係,我猜測,每一場都有不同質地的即興「效果」。而第二位上場的觀眾則在下巴處別上針孔攝影機,跳躍其上的舞者們成為一幕幕驚悚的夢境影像,傳到觀眾眼前。可以說整之舞的完成,每天的觀眾反應絕對具有畫龍點睛的影響力。
姚淑芬說,要透過「床」來試圖找尋安定感,有趣的是,整支舞裡的「夢境」是毫無安定感的。高度與摔跌是她不斷透過身體表達的不安定感。床墊看似輕彈柔軟,但踩行其上,卻危危顫顫如履薄冰;而看似童稚的「大風吹」猜拳,最後越來越演變成贏與輸的零和遊戲,當床墊越疊越高,猜拳就變的越來越恐怖,壓在最下面的承受最大的壓力,但站在最上面的卻是最不安全的高度裡。
整體說來,《孵夢Ⅱ》比起第一版的語彙與意象都更為清晰完整,但敘事的方式仍稍嫌零亂無章,也降低了許多戲劇性畫面的凝聚力與張力。二度合作的舞台設計黃怡儒在影像與舞者互動設計上,十分有趣有些片段(如像水中魚兒追著舞者的眼睛)也充滿了超現實的詩意。音樂其實是重要的元素(音樂設計余奐甫),我甚至認為音樂本身協助編舞很重要的完成度,只是不清楚姚淑芬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地在這些音樂的採用上;列如採自卓別林電影《大獨裁者》的一段模仿希特勒的演說(但演說內容卻是鼓勵軍人要為人類和平努力)其實便是作品中對性別以至各種權力政治的嘲諷,有著相當的呼應。
在九○年下半的台灣舞壇裡,姚淑芬創作的質與量都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編舞家,她的作品也非常重視空間在舞蹈裡呈現的意義(例如去年在自來水博物館的《海洋狂歡節》,今年則計畫在捷運站裡演出),但正如文前所言,廣度與能量俱足,我們更期待每一次的作品能在驚異的創意中看到益加成熟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