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 刊登日期 2013-05-08
  • 類別 視覺藝術
  • 作者 第十一屆台新藝術獎 視覺藝術類觀察委員
「台新藝術獎」視覺藝術觀察團2012年度總論

前言 / 李玉玲 [藝術總監]

本屆台新藝術獎的五項入圍作品:「重見/建社會」系列展覽/策展人 鄭慧華、「院」/策展人 蔡明君、「迴返計畫:四部曲」/陳敬寶、「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吳瑪 及竹圍工作室、「尋畫—現實主義畫家 吳耀忠」/社團法人中華紫藤文化協會、交通大學亞太文化研究室。這份名單似乎再度印證近幾屆「台新藝術獎」觀察委員對微型空間、微型展覽,乃至於微型創作的持續關心。然而這個傾向的產生,事實上,也適度地回應了近十年來台灣當代藝術生態中持續發展的一些現象:包括「後博物館時代」的來臨、學生藝術社群運動的自主萌發、以「前衛文件」為名多展共構的「串聯佈網」概念的發生與實驗、行動參與社會作為創作內涵、藝術家與社區互動關係的多元化與深化等議題,都逐漸浮出檯面。 審視去年提名名單,可以發現許多深具實驗精神或研究深度的策劃展、藝術社會性行為的多元嘗試、體制外藝術社群全球網絡發展的企圖、藝術家對「藝術生產」的手段、過程、內容、目的與產出的意義進行自我檢視,而這些藝術的表現與辯證,在在突顯了上述醞釀著台灣當代藝術新思維能量的持續發酵。

相較於前十屆台新獎,本屆入圍名單的一大特色就是,策劃性展覽提名數額的大幅增加。作為台灣最早也仍是唯一將「策展」納入藝術評鑑體制的「台新藝術獎」,固然可將此一結果視為合理發展,然而今年的特殊現象也同時見證了過去這十一年間,台灣當代藝術領域從未間斷對「策展價值」的探討與實驗精神,而公部門為回應此一需求,或陸續釋出策展資源(客座策展人、徵選策展人等制度的紛紛成立),或主動提供資源給體制外的策展或計畫空間的經營(國藝會的策展補助專案等),這些主、客觀因素的加總,也相當程度地增益了今年的名單。無可避免地,這份名單也相對排擠單純藝術創作接受提名的空間,此一效應的可能影響,當然可被持續觀察、檢驗,但今年的特殊情況,必然會成為往後台新獎進行評鑑時的參考案例。

「第十一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作為最後一屆依循舊制評選的成果,似乎承載比歷屆更多反思歷史與想像未來的責任。去年底台新藝術獎公佈自第十二屆起改換新制度,強調以更多元領域的對話機制,取代現行評選方式,不再區分視覺與表演類項。同時為能突顯藝術的社會溝通力量,增設網路互動平台,藉以推動更民主討論藝術創作的網絡。去年新制台新獎的宣佈,與文化部的成立同列於國內藝術雜誌舉辦的2012視覺大事紀;另外,「台新藝術獎入圍特展」接連兩次入選年度十大公辦好展(2010年高雄市立美術館、2012年台北當代藝術館),一定程度地顯現出台新藝術獎十年耕耘的些許成績。但值此台新藝術獎評選程式全面更新的時刻,我們沒有停留腳步的空間,相反的,銜接著過往累積的紀錄,台新藝術獎跨出的每一個新步伐,都需承載更高的責任與對自我的期許。

 

處在新制台新獎起步出發的當下,回顧首任藝術總監石瑞仁提出台新藝術獎作為當代藝術觀察「保鮮機制」的概念,明顯地是強調台新獎對藝術生態發展趨勢的即時回應,我認為這個概念已經相當程度地建立了第一個十年台新藝術獎的基本價值。程式更新後的台新藝術獎,多元觀點、打破藝術領域與跨學科的對話將會是另一個重點,我期待下一個十年的台新藝術獎,不僅能持續即時看見當代藝術的變動,更期望能將藝術的力量轉換為啟動社會改變的能量。

本屆五位視覺藝術觀察委員之年度觀察報告如下:


賴香伶

相對於政府部門在文化建樹上的左支右絀,近年來民間藝文發展展現了旺盛的企圖心,釋出了多處藝術創作與展演空間,例如台北的乒乓藝術空間、打開當代藝術空間,台中的自由人藝術公寓、黑白切、衍空間,以及台南的海馬迴、齁空間…等等,以一種具有實驗性的營運方式發展。此外,亦有由策展人和評論人所分別或聯合主持的計畫空間(project space),如立方計畫空間(The Cube)、台北當代藝術中心(TCAC)以及視覺藝術聯盟的福利社等,對於當代藝術創作,文化生產,以致於對於藝術生態的發展,究竟扮演了何樣的積極性角色,十分值得觀察。

觀察當代藝文環境的發展,藝術創造和空間場域一向存在著十分密切的互動關係。空間作為藝術活動(展演、談論)的載體,不僅是呈現藝術創作或傳播思想的交流平台,更是激發藝術創作與實驗的現場。空間所具有的非物質性能量,或緣於自身的地域脈絡與文化底蘊,或來自經營者的專業積累與人際網絡。如何引入適切的活動內容、多元的藝術型態,進而激發出新的創造性能量,於此,空間已成為文化生產的現場。

由2012年台新藝術獎四季的入圍名單中,我們觀察到部份台灣民間視覺藝術空間的營運特色:

1. 替代空間的網絡連結:微型藝術社群的串連與行動

以在學院附近的小型替代空間最為明顯。具有明快的國際串連與行動能力,結合以藝術創作和文化觀察為導向的在地駐村計畫,進行機動、微型、散點的連結和交流。如台南齁空間2012年的「南國‧國南-台越藝術家交流計畫,台南實體展覽」以及即將在2013年延伸的台法藝術家交流計畫等。他們透過兩地藝術家的分組成對交流,分享對於異文化的體驗與觀察,並共同完成新的藝術創作計畫。而台中的自由人藝術公寓則邀請林平、黃建宏以及陳凱璜等藝術策展/評論/教育工作者,針對台灣替代空間與年輕藝術家的發展進行對話,嘗試由內而外探討替代空間的發展意義和挑戰。

2. 以藝術創作與文化生產為導向的計畫空間(project space)

台灣替代空間的興起始自上世紀80年代,大都是由具有共識的藝術工作者合作成立,發展至今已見營運方式的多樣化發展。如堪稱元老級的伊通公園、經歷了成員交替的新樂園藝術空間、由一群70後世代藝術工作者所合資成立的非常廟藝術空間,以及近幾年迅速興起,由甫離開學院的年輕藝術家所連結的多處藝術空間等等。有別於公部門的美術館以及民間畫廊,這些由不同世代的藝術工作者所營運的替代空間大都以藝術創作和觀念的交流平台自居,因此展覽與講座即成為最主要的活動形式。

在這些藝術空間/替代空間的潮流之中,我們注意到所謂的「計畫空間」(project space)的興起,例如由藝術工作者鄭慧華和羅悅全所共同經營的立方空間。有別於一般的替代空間或商業性畫廊,「計畫空間」鼓勵具有主題式的藝術創作計畫的發想、實踐和議題探討,並同時致力於藝術環境發展的觀察與評論。立方空間因主持人的專業背景和研究興趣,其活動發展重視創作與觀念呈現的緊密扣連,以多元跨域的角度進行推廣和探討。例如由鄭慧華所策劃的「重見/建社會」系列計畫,即透過歷時一年的六項展覽探討藝術與社會的議題,並已獲2012年台新藝術獎入圍展提名。該空間成立時間雖短,卻已成為台北最重要的當代藝術知識生產基地之一。

3. 空間作為公共領域的延伸

藝術空間作為公共事務的實踐場域,並以型塑具有批判性思考以及交流對話功能的公共平台,必定是集合眾人之志/智,方能永續營運。這樣的空間可見諸「台北當代藝術中心TCAC」以及視覺藝術聯盟甫成立的藝文空間「福利社」。前者由一群藝術家、策展人和評論人所共同創設,視覺藝術工作者,嘗試探討藝術創作、文化研究、生態發展與機構治理等等面向議題,並適時或伺機連結國際,以展演或講座方式進行交流。「福利社」則是歸屬於視盟與悍圖社的藝術空間,不僅提供年輕或缺乏資源的藝術工作者創作交流,更將發展成為藝文領域公共事務的研討空間。

民間藝術空間的多樣化發展顯示出一種多點式的藝術聚落正在繁衍建構中。部分空間雖因故無法持續營運(如台北的乒乓藝術空間和台中的衍空間),但原有的或已經累積的活動能量亦能藉由網絡的串連,轉而釋放於其他空間中。第十一屆台新獎獲提名展覽中,許多活動即發生在這些新興的民間藝術空間。它們以多元化經營方式以及其具有能動性的國際連結能力,逐漸成為促發新藝術創作形式的溫床,對於台灣當代藝術生產正扮演著積極的推進和擴展作用,十分令人期待。


蔣耀賢

一年四季,地球自轉365圈,我們其實也已經伴隨著繞了太陽一大圈,日復一日,不只是日昇日落。2012年總統沒換人,政府機構的展覽機器基本上沒有突破性的新意,有些問題局部放大,特別是威尼斯雙年展徵選事件,不過是否促機制的革新,並沒有看見立即的曙光。

美術館仍是一種政治正確的選項,不過美術館的當代角色和現代性想像,在政府機制裡仍是一個進步的口號象徵,透過台南美術館的政見和前期規劃的操作執行,透露出新的契機與可能性,只是前景如何尚未見雛形。屏東美術館重新開幕,仍舊是不脫舊思維的進步性與現代性的想像,並未表現出地方性的反省與突破,值得一書的應該只屬北師美術館的開館和「序曲展」則提供一個可供參照的前瞻案例。

台北都會圈始終是神經緊繃競競業業,展覽形式以及議題能量和市場活絡都與台灣其他都會與地方有相當大的差距,地域性的文化性格結合青春活力則是抗衡與突圍的是創新的動能,「金光搶搶滾烏魚炒米粉」、「土溝農村美術館」、「台越藝術家交換計畫」,則是不同地域條件與現實下努力陣地集結與聯合突圍的方式。

檢視台灣的現代性的研究與展覽已經形成日趨多元與普遍,雖然這是個需要不斷探索的議題,也是研究者的工作和美術館的任務,不過「當空間成為事件」以及「尋畫」,從個體生命經驗出發,透過課題的寫作與研究,藉由重現的展覽形式,開拓出更寬廣,也更為真實的現代性脈絡。


蔣伯欣

綜觀2012年,在北美館徵選威尼斯雙年展策展人的爭議、文化部視覺藝術國是論壇等諸多紛擾中,似乎讓人難以得見視覺藝術界清晰的展演趨向。

過去,我們習見個別性、階段性的創作發表,讓位給長時間、計劃性的事件作為展演影像,反而成為當前較具論述潛能的生產形式。

年輕一輩藝術家的創作發表,在去年尚稱平穩,個展包括牛俊強(即使他們從未相見)、侯怡婷(經驗視角)、杜珮詩(可見的敘事)、林俊良(複製人墓)、吳季璁、陳敬元(大事件)、江忠倫(o│v│e│r)、陳松志、吳尚霖、豪華朗機工等,中生代藝術家如石晉華、張乾琦、陳介一、沈昭良、李民中、王福瑞、陳文祺、涂維政等,本年度皆有階段性的發表,然較屬個人長期創作脈絡的延續,陳敬寶「迴返計畫」較受到青睞。

策展方面,中小型的主題性策展表現不俗,「視覺眩暈:台灣媒體藝術六人展」命題準確落在策展人關注的視覺性,但以類似議題的策展頗多,如「憂鬱的進步」、「曖昧的存在」、「城市魅惑」等,以及吳牧青策劃的「複眼:台北圖宰場」則意圖從影像與社會介面中尋求中介的可能性,顯見當前對於影像命題的關注仍較為集中,難以看出明顯的殊異性。反而是南部較未被注意到的年輕策展人高森信男、阮如輝策劃的「南國國南:臺越藝術家交流計畫:台南實體展」企圖心強、動員網絡首度擴及國內較陌生的東南亞,以及蔡佩桂在佳佳西市場旅店的「住非住」,其策展議題與面向均不同於北部,其策展手法的實驗性與發展性,未來值得關注。

藝術行動部分,長期深耕台南農村,探究農村議題作為藝術的可能,土溝農村美術館以開拓出不同於社造的方式,於本年度展開了「美術館」計畫。同樣長期致力於藝術行動的吳瑪悧,此次則是選定竹圍附近的樹梅坑溪作為基地,豐富展現了與社區居民對於生態議題的實驗性展演探討。

個人認為,檔案式的策展、或以檔案為命題的展覽,質量在去年度均有較整齊的提昇。國美館、北美館的典藏展愈見主題性策劃,而館方自行主辦,大量採用檔案展現研究深度的「殺墨:洪根深創作研究展」「戲古幻今:袁旃創作廿五年歷程展」可稱完整。策展人王品驊策劃的「當空間成為事件:一九八○年代現代性部署」則首開先例,以大規模的作品復原,重現異度空間與超度空間的裝置作品。此外、難得的聲音檔案策劃「聲土不二:嘉義聲音再生計畫」、陳界仁的「幸福大廈」,在2012年台北雙年展採用大量檔案文獻作為策展之下,均顯示出當前視「檔案」為當代性的重要策展路徑。

此外,林麗雲、陳瑞樺、蘇淑芬共同策劃的「尋畫:現實主義畫家吳耀忠」雖以田調的論述生產方式策展,卻尖銳指出了長期不受學院重視的左翼課題。立方空間亦以長期規劃的計劃策展模式,開出了另一條藝術生產的社會系統。


林宏璋

台新藝術獎對於今年度的藝術實踐以書面審查及委員們的集體討論進行,針對本年度各式各樣的展演及創作進行觀察及評比工作。參與評審工作,評審團本身也針對在目前這些作品中,討論在目前的展覽形式下作品的美學觀點以及藝術樣態,一方面,這些討論與互動牽涉了對台新獎本身的定位包含其競賽條件與原則,另一方面是對當前台灣發展中藝術樣態的辯論與判定,對我自身而言是個學習的過程,對於參與評比委員團專業知識學習,是一種取徑藝術經驗的方式。

在入圍名單的前一輪的討論中,有著一定質量的藝術實踐及展演呈現於審查名單。這些展演實然具有類似的美學共通特性,特別是其實踐形式及方法是以「研究型」及「計劃性」的進行的實踐。這種傾向特別是反映了對於當代藝術的社會及社群意義上是特別明顯。雖然某些展演最終沒有進入到最後的入圍名單,但對於今年度浮現的總體藝術環境中所呈現定向是清晰的。計劃性藝術總是會讓藝術設定某些特定的目的,包含著社會功用及美學意義,在這個起始點上的意義差異是不同於一般的美學展演方式,將藝術實踐設定在一種共向的無目的性。而另一方面,這也如同於研究型的方式, 這也包含著將規訓及方法,經由一段較長時間的進行,將知識生產置入創作之中,正如同「研究」本身的定義一樣, 研究型藝術實踐總是在研究「尚未研究」及「不可研究」的主題上進行。

王品驊策展的《創作論壇-當空間成為事件:台灣,1980年代現代性部署》就是研究型策展的例子,一方面反映了策展人本身進行的臺灣現代性的論文寫作,而也經由展演讓抽象造型式的藝術賦予政治性及社會性意義的空間,這除了對於重新認識臺灣藝文樣態的發展有著特定意義,同時也是美學政治反映。將策展作為一種生產新觀點的實踐同時也反映在吳牧青的《複眼:台北圖宰場》、蔡明君的《院》、高森信男及阮如輝的《南國.國南─臺越藝術家交流計畫:臺南實體展》以及鄭慧華的《重見/建社會》,其共同的特性在於將策展脫離了作品呈現及策劃統合等意義上的行為,而把策展作為生產及照料藝術的意義,讓策展成為一種對於不可策展的行動,包含著展演空間的實驗(蔡明君)、藝文社群的開發(吳牧青)、跨國文化交流(高森信男及阮如輝)或是社會總體藝術形式的展演(鄭慧華)。研究型策展是發展中的態勢,將「策展」定位在生產展演行動,同時也是將策展作為計劃性質的操作。

與之平行的是帶有策展性質的藝術實踐計劃,計劃型創作往往不使用「白盒子」形式的展演空間,讓展演帶有這場域性質,必須與在地發生關聯,從單點性事件轉換為延長的時間性。石晉華的《X棵菩提樹》,歷時數年(仍在進行中),開始於花博的起點,轉而是發願植樹的行動,在臺灣各地發生,之間呈現出藝文生態及贊助之生產關系。吳瑪 的《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展》也同時反應出這種歷時與在地的性質,如同是公民活動,不僅僅對於社區的耕耘,更是對於生態、環境及社區之間的召喚。如此的脈絡也顯示在《土溝農村美術館》的集體創作及策劃行動上,經由學界及在地社區的耕耘,轉化藝術/非藝術之間社區生產關系。

時間性質的投入於在地的行動,在澎葉生、許雁婷、蔡宛璇的《聲土不二》的音場(sound-scape)計劃,可以發現聲音藝術上的應用,更可以將藝術計劃視為是一種人類學式的田野調查。攝影更是如此,陳敬寶《迴返計畫》、沈昭良《幻影現實》、張乾琦《脫北者》都是必須經由長時間的發展與人互動產生作品的生產實踐,在攝影作品所呈現的「瞬間」未必是一個與人互動過程所能承載,或者說作品內容在社會層面上必須放大到社會文本的意義。這也許是研究型及計劃性的從作品到展演情境時一直在回應的問題,如何讓原本不可見的社會重「見」於社會,以及更為重要的,讓我們設想的「不可見」的藝術實踐發生在社會上,這兩者之間,回應著在當代藝術實踐中正在進行的危殆完成的「計劃」。  

最後,以林平的觀察報告<得換方法了>作結:

在這一屆的台新觀察團會議期間,非常一致性地持續討論今年藝術界展覽活動的殊異現象。這個殊異現象不只發生在藝術家的實踐模式中,也同時發生在策展模式裡。我們忽然不再能簡單界定某一些藝術事件是否是「一項展覽」,也無法依慣性歸類哪些獨立的展演事件其實是「展覽」有意識的連續體。台新藝術獎作為台灣最早、也曾經是唯一以「展覽/演」為對象的藝術評鑑體制,面對著時空框架的變形和鬆動,以至於「何謂展覽」、「這是什麼樣的展覽」的價值探討貫穿於全年,甚至成為主流議題。當台新藝術獎企圖彰顯的三項價值是:「概念與形式的突破與創新」、「呈現及製作的專業表現」、「議題開發及社會效應」,這個殊異現象引發了觀察團無數的聚焦和對位辯論,同時對此現象持有高度的未來期待。

或許是這樣的現象和多元詮釋評價的歷程,讓我們得到了今年入圍的五項展覽所具有的共性:事件策劃和藝術家與策展人合體的行動方案。而這樣的集合,似乎正適切地回應了整年的藝術發展的特殊質性和樣態:在生產者的角色上,策展人多如藝術家般的創造,而藝術家又如策展人般的謀動,來往間成就了一種集體式的生產;相對於往常,策展論述和技術終於取得了力動的平衡關係。而深入探討的議題,與社會具有高度的關聯性,視覺、聲音檔案,社區價值再造,歷史與記憶、空間體制與美學再生。在方法論上,看到高頻率作為社會學和人類學式的檔案調查形式,超越形式而成為一種知識生產和經驗檢核的方式,不論是田野測量和行動計畫(張乾琦、沈昭良、尋畫、李民中、聲土不二、陳敬寶、石晉華、豪華朗機工、吳尚霖、陳界仁等),或歷史檔案的重製和挪造(牛俊強、杜佩詩、江忠倫、涂維政等),不只是繪畫性的質問和素材美學(陳介一/彈甲一、陳松志、王福瑞、席時斌)再受矚目,影音媒體的優勢更見新世代的媒介文化(吳季璁、丁建中、張暉明、陳敬元等)。

策展計畫,似乎不再是以一種深重的論述和史觀言論存在,策劃意念和其過程性的創意激發、同理分享和回應、蒐集整理和積累、重新詮釋,都讓議題輕量化,在動作中而非僅僅思維中完成。已經延燒一陣子的體制批判,和跨文化的認知和交換價值,仍舊在我們的視覺文化深層作動。年輕策展人的活躍與已具成就的策展人交互編織出一幅充滿不確定但令人興奮的圖譜,在已知的條件中見諸來自於藝術以外的變數,這組成了2013年最後一屆的舊制觀察,看樣子,非得換個方法來看「展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