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民生報A10文化風信
  • 刊登日期 2005-06-08
  • 類別 音樂舞蹈
  • 作者 錢南章
不是驚艷二字,所能形容

展演名稱:NCO的另一種感動-山聲海韻
展演團體:實驗國樂團
展演時間:94.6.4
展演地點:國家音樂廳


好久沒聽國樂演出了!雖然當天音樂會發生的許多事情,但整體音樂會的表現,對我而言,實不只「驚艷」二字,所能言喻。

先是實驗國樂團的服裝,一改過去刻板印象,正式華麗而不保守。與我以前所觀察的改變不少,許多西洋銅管樂器如法國號、長號都不見了,只有定音鼓及豎琴還在。其他則都是清一色的傳統樂器。如此想要西洋交響化,也交響不起來。

實驗國樂團在這場音樂會中,無論是在獨奏、合奏等各方面的表現,或在音色、聲部平衡及整體表現上,都令人激賞。獨唱者也都十分優秀,加上國內數一數二的愛樂合唱團,其演出的精彩,是可以預見的。

雖然很早以前就聽說杜黑和NCO有這一場演出,但台北愛樂附屬的大小團體最近的密集演出,不但把他們壓迫的透不過氣來,更讓杜黑的健康頻出狀況。上週一杜黑才指揮台北愛樂演出高難度的「絲路音畫」,才隔五天,就又與NCO演出這大型製作。事先又傳出分譜抄的狀況百出,樂曲又有問題,讓大家都替杜黑捏一把冷汗。

但這天的上半場,由實驗國樂團及台北愛樂合唱團演唱大陸作曲家田豐的《雲南風情》合唱組曲,卻是一個料想不到的好作品,。畢竟田豐晚年住在雲南,對於雲南民間音樂,應不只瞭解而已。他的曲風融合了中西傳統及現代作曲手法,高度表現了雲南音樂的風情韻味。

其中〈洱海漁女〉獨唱、合唱相互搭配,管弦樂配器讓音樂「活」了起來。〈趕擺路上〉民歌風味十足,獨唱與獨奏樂器對答,氣氛極佳。〈摩梭葬禮〉悲而不傷,低音笙如泣如訴。〈舂米謠〉是全曲最棒的一段,人聲低吟「耶」聲舂米,配上鼓的迴響,效果絕佳。女聲二重唱:原來夜半舂米的,不只一人。〈火把節之夜〉有些西化,但把樂曲帶到高潮結束,展現作曲功力。

全曲除樂團及合唱外,更有點像是女高音湯慧茹的個人秀,她近年演唱技巧與聲音更趨飽滿,展現成熟風韻。新人廖聰文的〈葬禮之歌〉、鄧吉龍的〈火把節之夜〉及台北愛樂新人張世珮的〈舂米二重唱〉都令人刮目相看。

可惜是下半場的國樂合奏曲《瑤族舞曲》及清唱劇《媽祖香讚》,音樂的編寫有些八股,可惜了美妙的歌詞及這麼大的製作及團體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