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典藏今藝術155期
  • 刊登日期 2005-07-01
  • 類別 觀察論壇
  • 作者 張惠蘭
以「膜」為名的幾個空間想像--評台北當代藝術館的「膜中魔」展

「膜中魔」使我憶起60年代George Dunning的《黃色潛水艇》,那具有迷幻力、圖案簡約、色彩鮮明又帶點超現實烏托邦味道的普普風格的動畫,披頭四彷彿救世主般要用音樂與愛解救胡椒天地,動畫中天馬行空的空間與時間隨著披頭四的音樂在二度的螢幕上鋪陳出超越傳統時空向度的空間靈感與想像,以「膜」為名對我彷彿《黃色潛水艇》的現代裝置版。

策展人張元茜希望藉「膜中魔」這個展覽邀請當代藝術家為我們打開一些新的空間想像力,為了更能具體的體會到所謂的維度,她強調這個展覽運用一位當年(1820年)數學奇才高斯(Karl Friedrich Gauss, 1777-1855)——新幾何學的創始人,在思索四度或更多維度空間時的辦法。

對應於此,此展試圖開啟藝術創作一些新的敘述空間,除了策展人對「膜」的諸多理論探索,但從展覽的實際狀態,就作品與展場的直接關係而言,我無法確定這13組參展作品是否真能反映策展人的想法,行走中總受到當代館的原有空間模式拉回現實的空間向度,但饒富性味的是展覽主題中回歸純粹的藝術本身,以及透露對不可知的宇宙感到興趣的態度。
以「膜」為名不僅是一個美學樣態的宣告,也為具體的展覽空間提供了呈現各類型書寫空間技法的型式。

時空膜
平面繪畫藝術家陳怡潔的作品《函數色彩——萬能救世主》,不同於《黃色潛水艇》的敘述劇情方式,她的萬能救世主藉由中斷的卡漫角色的故事情節,色彩同心圓把圖像帶到了另一向度的思考與感受,抽象後的救世主角色被化約為感受性的色彩、多維狀態的空間,使同心圓與場景以互相進行解碼與構碼的狀態,漫畫與卡通長期以來一直屬於大眾文化的範疇,卡漫視覺擁有舒服、快感、漂亮等特質,從她同心圓的色彩可以讀取出「英雄式色彩」的規劃,這裡圖像中同心圓與場景的互動狀態,她以回應策展論述的「包覆」、「捲曲」、「伸展」、「分裂」、「波動」、「迴旋」、「振盪」、「流形」(manifold) 、「捏擠」等動態來解釋「膜」的變化,無非就是要描述它那無與倫比的韌性、彈性以及無法預估、測量的能量。

另一位也是平面畫家的鄭秀如《存在的條件》,呈現時間延異的空間滯留的概念,在空間中延伸其圖像,圖像也盡量避免立體、透視等結構,想像一切貼在薄膜上發展,空間結構中提到「膜」時,主要針對薄膜結構,一般可區分為封閉式的薄膜結構與開放式的薄膜結構,藉由膜的延展性與表面張力構築出具有不同維度的空間,此件作品彷彿依附在開放式的薄膜結構上,反映近來藝術家更深入體會環境與個體的關係,回歸到作品呈現了她看待作品的態度,她以當代館內的瑣碎空間延伸其圖像至牆腳、天花板,框出數個大小不一的的區塊,區塊裡的物件說明了場所與生活習慣。

表皮/內裡/身體經驗
展出作品中,陶亞倫的作品《光膜》跳脫場所本身實際空間的限制,藉著光影效果製造多維空間的想像力營造出不可言說的神秘境地,分為兩間的暗室,第一間放置投影機械裝置的空間中,觀眾可以靜靜的躲在黑暗裡,看著人們穿越彼端的祕境:以強光照亮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形成一道光膜,光牆移動時產生似實也似虛的連續光牆,觀者置身其中身體穿越了光膜,也如同身體被光牆所穿越,當科技正在抹除、取代身體的直接經驗,這件作品不僅強調身體經驗,也融合了靈修的一種既深且靜的沉思冥想狀態,表皮上具有「膜」本身的表面張力與阻絕不同空間的結構,但內在也能反映形而上空間靈感的問題,這便是陶亞倫在這次展覽所提出的一個神祕又具身體經驗的作品。

小松敏宏的《穿透》作品以貫穿當代藝術館建物的姿態呈現,此件裝置藝術作品將美術館內外兩個獨立分離的空間與觀眾連結成為一種視覺上的溝通,藉此改變了原有建築空間的限制,將表皮反穿到內裡也將內裡反轉到表皮外,延展出有如萬花筒般的視覺景觀。

另外如策展人所說的「膜的延展度、自由伸張坍塌的特質」如黃靜怡、陳浚豪作品的空間而言,相較於過去作品中因自我的嚴謹要求,呈現的細膩感性與手工感,具有苦行僧修道與儀式化的意味,作品自然產生的能量猶如保護膜般,是一種屬於封閉式的「膜」結構:安靜、自我滿足、外人無法介入作品場域所在,陳浚豪此次在當代館的「圖釘裝置計畫」或許受限於場所的選擇,加上作者試圖將處於地面的作品延伸至另一展出空間的牆面時,彷彿封閉式的「膜」結構已彈性疲乏軟趴趴的缺乏張力,坍塌但也無法形成開放式的薄膜結構,加上跳脫不了以特定材質圖釘為構思基礎的創作慣性,作品呈現形式化的重複,屬於平面性的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