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民生報A10文化風信
- 刊登日期 2005-08-03
- 類別 戲劇戲曲
- 作者 陳品秀
展現生命消殞與重生的黑白之姿
展演名稱:舞動的原始靈魂四重奏
展演團體:谷慕特舞蹈劇場
展演時間:94.7.21
展演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原住民或許在台灣的大環境下屈居弱勢,但原住民血液中天生富有的肢體動感、渾然質樸的嗓音,與其獨特的文化藝術特質,相對於台灣舞蹈藝術的發展,則絕對擁有優勢潛能。近三個月來,先後有雲門舞集2駐團編舞家布拉瑞揚(排灣族)在新舞臺演出的《預見》,後有稻草人舞團的藝術總監羅文瑾(泰雅族)在實驗劇場演出的《消失的ATAYAL》。谷慕特(阿美族)在?嶺街小劇場發表的《舞動的原始靈魂四重奏》獨舞展,從整個演出製作團隊,更可以看到「新古典舞團」的全力支援。
二○○○年成立「谷慕特舞蹈劇場」的魏光慶,阿美族的名字為谷慕特‧拉法,是最近剛宣告停辦的「舞躍大地」舞蹈創作比賽多次金牌、銅牌獎項得主,新古典舞團專屬舞者。此次《舞動的原始靈魂四重奏》由他自己出題,並邀請同為新古典專屬舞者的林惟華、林威玲、楚睢‧久楞(陳逸民),分別編作他個人的四個作品。《舞動的原始靈魂四重奏》演出中,谷慕特不只跳舞,還現場演唱,並由新古典舞者林惟芬、盧怡全作現場鼓樂演奏,透過跨原住民族群的音樂、元素,企圖給觀眾另一種「原」味。
《舞動的原始靈魂四重奏》意圖脫下文明的外衣,重新尋回內在的原我以及表達對母體文化的感動。上半場向祖靈的遙祭的〈安魂曲〉(林惟華)和尋求與自然融合的〈靈魂解放〉(林威玲),在單純的伏地行禮的謙卑、腹鼓如蛙的呼吸中,展現生命消殞與重生的黑白之姿。身穿外黑內白大裙的谷慕特,以簡樸的肢體動作清楚展現單純的意念,具穿透性的嗓音,在狹小的劇場空間中迴盪,令人動容。
小劇場獨特的私密性,彷若肉在肉裡的關係:直接,一清二楚,半點都不遮掩。
因此我們不只看到經過編排的「舞蹈」,也明白看到那個跳舞的身體──後頸上刺青、斑點,紅色薄沙下伸張的肌理,也看到那個蓄鬚時而困惑、虔誠和專注的,名字叫做「谷慕特」的面容──觀眾感受到表演者的真實面對,因而感動。
但同時也因此而深感困惑:為求表現技巧而產生的不穩定、過度誇張的喜悅,讓真實換成了表達意念的工具。下半場尤其明顯。在〈致命靈魂〉(楚睢‧久楞),以一個飄著白煙的物體(圓板凳改裝)象徵「原住民文化」,時而是肩上的包袱,時而踩在腳下如敝屣,然而表達意圖的舞蹈編排卻缺乏連貫性,不同舞步的唐突跳接。〈舞動的原始靈魂〉(谷慕特)則為歌頌祖靈,動力外放成為唯一的表現手法,為歌頌而舞揮撒落葉,為了歌頌甚至攀繩而上。
谷慕特第一次以「獨舞展」形式做整晚六十分鐘的演出,其個人的演出,無論在體力或技巧方面,劇場中表現並不差,渾然飽滿的嗓音尤其叫人驚豔。然在整體劇場的設計、編作的精煉及表演的純熟度上,則還有更待發揮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