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文化快遞 No.161
  • 刊登日期 2013-09-23
  • 類別 戲劇戲曲
  • 作者 鴻鴻
2013臺北藝穗節新人新視野劇場篇 李銘宸《Dear All》通俗文化下的新生代社會劇場

圖/風格涉提供(攝影/李欣哲)

《Dear All》的劇名,模擬書信體,寫給所有人。但同時,「親愛的全部」也彷彿是一個宣言,聲稱藝術家愛這個世界的「全部」──包括惡與善、醜與美、崇高與卑微。一齣戲當然不可能呈現「全部」,值得觀察的是,創作者用了哪些素材,來代表心目中什麼樣的「全部」?

李銘宸領軍的「風格涉」,連續3年在臺北藝穗節廣獲好評,並且在去年以《不萬能的喜劇》獲得「明日之星獎」;今年從藝穗節「畢業」,拿到國藝會「新人新視野」的專案補助,發表全新創作《Dear All》。經費多少從未限制他的格局,李銘宸的作品往往採用大堆頭演員,有如社會行為的集體記錄,《Dear All》亦然。


大量運用演員角色的置換手法

整個演出不按時序地拼貼了一樁四角戀愛事件的許多橋段,包括清玉茶店、零碼衣攤、舞廳、產房、靈堂,在這些眾多角落裡,上演著拔辣的感情通俗劇。大量運用演員/角色的置換手法,造成觀賞時的疏離效果,卻也隱喻著每個人都可能是他人,受害者可能也是加害者,背叛者也可能易地而處,成為遭到背叛的人。

這些仿諷手法並不新鮮,至少,在莎妹導演王嘉明的手中已經屢見不鮮。然而,李銘宸總在關鍵時刻,坦露他的基本關懷,扳回一城。例如在回憶中混亂的婚禮場面,新娘舉起一個罐子學周星馳《西遊記之月光寶盒》大喊「般若波羅密!」便令時光倒流,讓事情一再從頭來過。然而回到現實中,被背叛的妻子卻無論怎麼喊,也無濟於事,現實仍是文風不動,讓人笑到最後,不得不悲從中來。後半又用了極大視覺與聽覺的篇幅,描述一次難產與死亡的經過,響雷與暴雨的音效長時間推波助瀾,也讓人對死亡不致像其他環節那樣輕笑帶過。輕與重的拿捏恰到好處,見出導演不以遊戲自滿的真誠之處。


運用日常生活物件 演出社會事件

不過全劇最奪人耳目的,還是李銘宸的美感手法:以醜為美、以卑微挑戰崇高。所有道具都似從舊貨攤直接拿到排練場,塑膠凳和矮木几貫穿全場,演員拿起拖鞋當湯匙,拿起假腿當手機,抱來一隻真狗當嬰兒。場上人物要用到什麼物件,其他演員便胡亂捧出送上。直到整個舞臺衣物用品遍地,像極了大埔張藥房被強拆後的景象。後來這片狼藉還被蓋上一塊施工的藍白塑膠布,壓上盆栽,變成靈堂。而張藥房現址被劃上的斑馬線,也被「老婆婆要過行人穿越道」的橋段反覆提醒。還有在地上喘息的受難者、不鳴警報器的救護車、裝腔作態的悼唁儀式……一再反映出洪仲丘事件的暗影。畫面和敘事的平行鋪展,讓觀眾不斷讀出這齣通俗劇背後的社會意涵。

換言之,導演把這段時日大眾關切的重要事件,全盤拆解,拼貼到一個同志情與異性戀的悲喜劇當中。然而這個戀愛劇卻也有它自己的深度,尤其用了極強的情感力道處理兩代的性別觀念差異,讓人屏息痛心。

結尾的不尋常處理,也令人印象深刻。導演本人居然出場,幕卻起起落落,不讓他講話。待幕終於升起,他卻說不出話來,索性跑到觀眾席後方拔了音源線,到臺上接上《康熙來了》討論霸凌的片段,放在類似洪仲丘的屍體身旁,然後自己坐到鋼琴旁,彈起了結結巴巴的巴哈,讓琴音和綜藝節目的碎嘴,一同為死者安魂。這種欲言又止,彷彿面對情人的忐忑,顯得格外情真意摯。導演運用種種隱喻手法,讓這齣戲充滿待解之謎,然而劇場畢竟是現場臨即的藝術,全劇又充滿各種無厘頭的扮演趣味,維繫觀眾每一片刻的驚喜與好奇。

演員係由臺北藝術大學的畢業生組成,不見亮眼的名字,卻不乏亮眼的火花。透過集體即興創作,這些通曉通俗娛樂的年輕表演者,道出了他們對身處社會的真實感觸。不同於80年代小劇場髒話與詩化的抗爭,新一代的小劇場喝飽了通俗文化的奶水,卻也慢慢走出自己雖然吞吞吐吐、態度卻毫不含糊的非暴力抗爭之路。《Dear All》展現的社會當然離「全部」還很遠,但是他們統合娛樂文化與社會抗爭的衝突美學,卻也有不讓前人的開闊性,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