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文化快遞 No.163
  • 刊登日期 2013-11-28
  • 類別 展演評論
  • 作者 張啟豐
超親密小戲節 親密又親近的臺北生活文化

圖/飛人集社劇團提供


「超親密小戲節又來了……。」這已然成為某些臺北住民─當然,也包含外地民眾和國外朋友─的年度親密行事了。彷彿年度趕會一般,新朋舊友在這個場合輕鬆相聚,在「導遊」的帶領說明下,再一次認識臺北,再一次感受土地、人民與生活,再一次從心開始。因為,小戲節不只看戲而已,在小戲區內晃晃悠悠地穿街走巷,也是另一齣重頭戲喔!


邊走邊看戲

這一次小戲節選擇了溫州街、大稻埕、永康街等作為小戲區,前者屬文教區,再來是老臺北精華區,最後則是目前相當熱鬧的文化商業區。溫州街和永康街之間的脈絡多少有所關聯,不論是地緣上的親近(從溫州街往北直行,不多久就可以走到永康街區),或是巷弄氛圍感(留存下來的老屋多是日式建築,灰瓦濃蔭,足以使人心沉澱),都讓前進的腳步不知不覺放慢下來,好讓目光得以近乎貪婪地攫取紛至沓來的意外與驚喜。

於是,瑠公圳遺蹟可以再現眼前,稀有的加羅林魚木於不遠處靜然矗立,青田七六大宅深院、蓊鬱更覆其上,店家鐵門的繪畫塗鴉,則展現獨特風格。在這兩區慢/漫遊,就像不經意闖入了定格的電影畫面,在其中悠蕩流連。而於晃慢的fu中,在書店一角看了高科技的自拍影像互動,在公寓2樓看了陶偶演出,在不同的咖啡館中看了單人操偶同臺演出、雙人演出,在影像製作工作室地下樓看單人表演,在品茶空間裏看人與偶分置兩區的演出。

大稻埕本身有更為長久的文化、商業澱積,老街活化則更有風華再現之感。走在迪化街,腳步不慢,頭動得似乎更快。腳步不慢,是因為商家工眾的勤奮勞動,讓腳不往悠閒走去;頭(上下左右)動得快,則乃櫛比鱗次的巴洛克建築和店內藥材茶葉百貨。恍惚之間,好似置身於郭雪湖〈南街殷賑〉畫中,耳邊廂滿滿地商家招呼聲,眼前盡是目不暇給的琳瑯紛彩。在如此歡快的氣氛下,在茶苑半樓,親密地近乎擠在一起看偶戲,在不同的咖啡館中看了黏土偶戲、紙偶戲。


不同於傳統的偶戲演出

今年9場小演出中,偶戲有6場,運用素材多不相同,表現手法各有特色,最具吸睛效果。在大稻埕咖啡館中演出的《在肉舖裡學寫一首詩》,由傅裕惠、薛美華共同演出/執行。表演區有二,靠牆角是一座空頂的方形壓克力箱,箱角各有一拳頭大小的偶,執行人以手捏偶,形成不同的姿態,表達不同的動作,偶在箱中翻爬,最後終於爬了出來,騰空穿越到另一個表演區─中島水域。臺上一座淺淺的方形水池,側邊有光,可以看到水中一切,因為接下來就和肉有關了。以黏土捏成的乳房、臀部、耳朵、下肢,分別被置放到水中,另有齒、手、指等部分亦陸續出現。這些身體物件(肉?)在水中,透過光影呈現不同的觀視況味,之後,物件一一被掰開,內中分別出現胡蘿蔔、紅椒、檸檬、小玉米等橙、紅、綠等不同顏色的蔬果。此時,類於女性凝視的投影沿牆邊緩行,演出在北管福路陰調那令人心旌搖動、惶惶惑惑的音樂充塞整個空間之中結束。整場演出有聲無語,藉物件展現意象,由意象組合為詩,尤有甚者,在詩中延展了肉的義釋。於是乎偶之乳臀耳是肉,真的胡蘿蔔、紅椒、小玉米也可以是肉;於是乎這所有的肉都不帶血─而是白,以及繽紛。

與上述完全手工製作互為映照的,是書店自拍《我和我自己的午茶時光》,由周東彥/狠劇場演出。3位表演者端坐長條桌前,分別操作多支智慧型手機,或精確計算煮一杯咖啡的時間,或拍攝手錶與背後投影畫面疊接,最後,全部手機或正拍或自拍、或全像或分割演出者的臉,最後眾機聚集,機中影像拼貼成一張「周」/「東」/「彥」的臉,成就了他與自己的午茶時光─以理性科技與冰冷機器,完成自己與內在碎裂孤獨的連結。

超親密小戲節除了演出節目安排之外,更重要的毋寧是整體「看戲與游蕩」氛圍的呈現,還有另一種臺北生活文化的逐漸成形。只是,區域的安排與店家的選擇與小戲的演出,其間關聯性如何?其實是這幾年來內心累積的疑問。另外一個,則是內心的想望:在臺灣其他別具特色的城區,是否也可能有如此親密的看戲經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