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民生報A10文化風信
  • 刊登日期 2005-11-23
  • 類別 音樂舞蹈
  • 作者 陳慶隆
跨領域藝術的必然趨勢 石破天驚的十面埋伏

展演名稱:十面埋伏
展演團體:采風樂坊
展演時間:94.11.18
展演地點:台南市立文化中心演藝廳


采風樂坊向來以中國傳統樂器演奏現代曲目見長,精準的演奏技巧早已廣受好評。這一次更汲取古代楚漢相爭的史蹟為體裁元素,混合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的燈光與舞台絢麗的效果,開拓與「女子十二樂坊」,乍看似乎相近,然而卻大異其趣的藝術氛圍。

音樂部分,黃正銘將古樂重新加以剪織拼貼,豐富多元的風貌,展現熾烈的創作企圖。主奏方面,林慧寬(虞姬)絲絲入扣的琵琶,和吳宗憲(項羽)精湛的笛簫,用陰陽互現的方式,不但別出心裁,也處理得極富中國詩情。相形之下,雙箏、雙阮、胡琴和阮的唱答上,要應付大串艱辛的賦格性音樂技巧有餘之際,還要“且戰且走”,雖略微單薄,但仍令人應接不暇。

爭議性較大,甚至造成兩極反應的是上半場的〈士兵/四個夢〉,縱然用器樂來模擬人聲的語調是中國樂器的特色之ㄧ,但如何不淪為雜技末流,呈現「謔而不虐」的詼諧逗趣,乃屬上乘功力的範疇,本就不容易老少咸宜地討好,但不容置否,四個小兵輕易地擄獲兒童的笑聲,也稍攢了危襟正坐、道貌岸然的眉,令之忍俊不住。

劇場部分,《十面埋伏》與《霸王卸甲》之於中國音樂的正典性,宛若西洋文學中的《奧德賽》和《伊里亞德》,同為敘事史篇體的雙璧,同為震古鑠今、文人騷客均了然於心的名作,如何彰顯翻新而不落俗套,則是難題。往往音樂劇場的魔力與阻力之間的「顯」與「險」只有一線之隔。采風何能在險上求顯,要歸功於盎然的創意,如靈活運用換場以吹打樂和太鼓的吶喊,讓古戰場的人、事、物,再度甦醒的開場,即是一例。此外,儘管參與的音樂家們肢體仍嫌生嫩,捐棄素日的高雅形象,不但皆樂於降尊紆貴,連舉手投足間更要行止脩美、無動不舞,說學逗唱、翻滾摔打皆要涉及。正因如此專注的精神充滿在所有演出人員的眉宇與顧盼之間,本來先許會引起笑場的套招和排伍次第,都讓人不忍苛責,反添清新之氣。

雖然《十面埋伏》不免也流露通俗的現代華麗綜藝元素,但詭奇瑰麗並置、運用肢體寓意的劇場圖像和音樂,與Matthew Barney 的“The Cremaster Cycle”(1996-2002),以及 Alain Robbe-Grillet 、 Alain Resnais 的“L\'Année Dernière à Marienbad(Last Year in Marienbad, 1961) ”恰可呼應,流於片段的印象音樂,以夸飾華麗史話與民族風,或哀悼,或道情式地串聯起來,濃濃馥郁地滲入世紀頹廢的時尚特色。

但最令會場的音樂人面面相覷的恐怕是:跨領域藝術的必然趨勢。誠如筆者九月間在〈中華民國民族音樂學會〉所發表的論文所述:

琴(音樂)人漸需要能數兼多種樂器之演奏者、演員、道者、歌者、舞者、運動員,與綜藝雜技的多種角色於一身,方能滿足台灣多數閱聽人日益追逐聲色效果的重口味。

在為石破天驚的「十面埋伏」的創新喝采時,「聽音樂?抑是看表演?」竟無法將其歸類。采風的「傳統東方器樂劇場」、廖末喜的「舞蹈劇場」都昭示新表演時代的來臨-打破藝術分類的藩籬而趨向劇場性。讓音樂人的挑戰更高,但也更多彩多姿!埋伏又豈止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