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民生報A10文化風信
  • 刊登日期 2005-12-14
  • 類別 戲劇戲曲
  • 作者 陳正熙
《在世界的房間》劇評

展演名稱:《在世界的房間》
展演團體:沙丁龐客劇團
展演時間:94.12.9
展演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一個即將走到生命終點的小女孩,對於生命或死亡會有什麼看法?一個小丑每天面對舞台上的大幕起落,對於生命或死亡又會有什麼看法?我們對於不可預期的生與死,又能有什麼看法?

這樣的問題,有各種不同的答案,宗教的或非宗教的,哲學的或世俗的,精神的或物質的,但面對童稚生命的提前結束,似乎任何思考方式都是不足的,失落遺憾悔恨的情緒,是讓我們看不清楚真相的陷阱,卻也是不容易避開的陷阱。在小說《最後12天的生命之旅》裡,男孩奧斯卡/讀者藉由「想像」12個預言日的傳說,活過他來不及活過的完整一生,以純真對抗悲痛,在《在世界的房間》中,「想像」裡的小丑和偶,則是小女孩/觀眾了解接受死亡的媒介,以幽默試著重新認識世界的美麗。

馬照琪的小丑,和無獨有偶的偶,有不錯的互動,整體的節奏,除了開始時稍嫌緩慢之外,大致掌握的不錯,只是在場面調度方面,由於舞台區位劃分的模糊,而有混亂失焦的問題。余奐甫的音樂,相當有效地配合導演建立起整體的氛圍,也有非常強烈的情緒渲染力量。

視覺方面的表現,是筆者以為較有必要斟酌的部分。舞台設計對於舞台區位的界定不夠清楚,雖以童趣的想像為主題,但太過複雜的線條與顏色,顯得世故,也模糊了整個場景的焦點;小丑服裝的繁複與偶的簡單(造型/顏色),是有趣的對比,但在和舞台環境的協調上,還是造成了一些干擾。

《在世界的房間》和啟發創作靈感的原作小說一樣,輕輕地碰觸了一個嚴肅的課題,期待以溫柔包容獨自面對死亡的的孤單、恐懼、絕望,溫柔在小說中顯現為奧斯卡最終皈依的上帝,在劇場中,則是小丑的眼睛和操偶人的手。生死問題的複雜,遠超過文字或身體所能描述,但在短暫的片刻滿足於上帝或小丑的擁抱,或許比一個明確的看法,更能幫助我們面對死亡。

馬照琪在大小規模劇場演出中的表演,已廣受觀眾與評論的肯定,從《在世界的房間》來看,她在編導方面的表現,也有令人期待之處,私密的,抒情的,細膩的,諧趣的,都是發展成為個人風格的重要特質,從一個小丑的獨角表演,到將不同元素統整成為一個有趣的小品,還有可以努力的空間,但《在》已經是一個還不錯的開始。

※ 勘正啟示:第三段『馬照琪的小丑,和無獨有偶的偶,有不錯的互動...』; 該劇的戲偶並非無獨有偶製作,特此勘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