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民生報A10文化風信
  • 刊登日期 2006-01-11
  • 類別 音樂舞蹈
  • 作者 楊忠衡
音樂忠於精神 戲劇手法靈活

展演名稱:女人皆是如此 
展演團體:
國家交響樂團

展演時間:94.1.6

展演地點:台北國家音樂廳


老戲新演,有很多可著力的面相;可新、可舊;可忠實,可顛覆。但簡文彬巧妙地選擇了忠於精神、未必忠於型式的做法。讓舞台呈現新鮮的表演,但骨子卻呼應莫札特創作的原始精神。所以他優先揣摩的,是莫札特試圖如何挑動觀眾的心,在這個方向上,容許導演自由發揮,不必受既有型式限制。看似簡單實則危險,尤其處理經典作品,一不小心就會造成忠實與創意間的失衡。如何克服心理包袱與技術障礙?簡文彬有一套應對策略,並慎選固定合作團隊。這個團隊雖非全然夢幻,但在凝聚的默契下,至少可避免從獨木橋上落水。


畢竟音樂的前提還是忠實,所以對賴聲川而言,發揮空間如同囚室中的有限自由。雖然他的手法已經算靈活,但和他自己的戲遠無法相提並論。在諸多限制下,賴聲川還是有些場景使不上力。但他已盡力為戲上潤滑油,讓演員的肢體、動線、劇情發展更具流暢性。行有餘力,則置入一些巧思,但不至於干擾音樂的主軸。時空背景改為民初的上海,男主角抽鴉片煙、女主角做美容按摩,我認為最大效果是以風趣的臉孔,打開觀眾心防,便於入戲。但任何歧出原作主軸的嚐試,如過度發展,都極可能既戕害原作面貌,本身又無法傳遞夠份量的訊息,變得不知所云。除非要來個翻案式的革命詮釋,否則點到為止就夠了。就這一點,賴聲川的手法狂放而不踰矩,分寸拿捏有度。



音樂詮釋方面,簡文彬採取中庸的處理手法,沒有標新立異,也沒有刻意仿莫札特的時代語法。我想這是國內樂團所能駕輕就熟的程度,要再去鑽研古典德奧腔就太苛求了。演員亦然,有時難免稍嫌粗線條,偏向浪漫時期歌劇唱法。這部六個角色的迷你劇,有點像人聲室內樂,劇情簡單,但是演唱者有很多表現精緻面的地方。本演出戲的成份較重,細節部份無法要求完美。老將巫白玉璽、蔡文浩的唱功與演技最沈穩,男高音洪宜德資質不錯,但經驗和技巧尚未到位,下半場聲音狀況較多。兩位女高音的演技比男演員稍欠靈活,陳美玲太依賴螢幕上的指揮點提,多少影響了流暢性;不過她們的音色都很美、也很穩定。羅明芳演活了鬼靈精怪的俏女傭,令人激賞。可惜她的氣質和造形,被塑造得有點廉價。



受限於音樂廳設備,舞台週邊技術(燈光、舞台)尚可容忍,但兩位女主角和女傭的服裝造形實在格調欠佳。兩位女主角穿著睡袍演完半場,令人匪夷所思。不過利用紅、綠兩色標註兩對情侶,輔助觀眾辨識舞台上的交叉勾引劇情,很有意思。此外,善用屏風、傢俱等活動道具,也使這部劇的視覺較以往更有變化。內涵詮釋方面,賴聲川捨棄怨偶成親、皆大歡喜的結局,反而讓場景回到與本劇開場一模一樣的狀態,暗示雖經一場鬧劇,但是男女間的錯綜問題依舊,把原本勝負立見的單向結局,巧妙導向「雙方都得到教訓」,平分秋色的收場。如果說這是成功的神來之筆,那麼真象揭曉那瞬間,兩個女主角下跪認錯,就是過度詮釋的敗筆了。


和戲劇界經常二、三個月磨一部戲比起來,本劇在戲劇方面的表現,只能說是便利商店的微波食品,雖然速成但勉強過得去。該在音樂下更深的功夫,還是讓劇再上層樓?我認為「簡氏歌劇」第一步口碑建立後,要塑造讓人脫帽致敬的作品,現在光有策略還不足,還要有更高遠的企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