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典藏今藝術162期
  • 刊登日期 2006-02-28
  • 類別 觀察論壇
  • 作者 張惠蘭
消逝的進行 : 異物——王紫芸個展

台新藝術獎觀察論壇

台新藝術基金會與《典藏.今藝術》合作的「台新藝術獎觀察論壇」,為活絡對當代藝術展演的參與及探討,規劃每期邀請一位台新藝術獎視覺藝術類觀察委員與一位評論者,針對同一展覽,分別撰文評論,希冀藉由不同的陳述,延伸出展覽對話平台。

消逝的進行
異物——王紫芸個展

文│張惠蘭

內部不斷地被佔據、消耗、搬遷、置換發生,我在我最私密的領域中一分為二,我成為一個紀錄者,不斷登錄這個異形身體內部的族群變遷狀態,企圖在消逝的進行中將時間無止盡的延長。—王紫芸


空間是一種媒介(media),然而,正如目前視覺藝術界大多還是以一般物理性藝術空間的方式來運用閒置空間,藝術進一步和閒置空間的對話,似乎還是需要一些時間,在員林鐵道穀倉新活化的展演空間「立庫」,王紫芸在此扮演了一個紀錄與說書人的角色,正如她的個展作品《異物》所揭示的,她將「身體記憶」和「歷史建築」結合起來,巧妙地搭了一座橋,連結了背後的個人療癒和建物的記憶,藉由這座橋樑藝術家期望與他人分享「裡面」與「外面」的空間詩意。

已被指定為歷史建築的員林立庫,為台灣進出口貿易起飛時期代表性建築,在鐵路穀倉中為全台僅存的兩座之一,建築為圓筒式立筒狀散裝倉,主體為18座的圓柱型,也因完全不同於其他的鐵路倉庫的形式與功能,過去為穀物的處理與囤放的機器,現況僅能以倉庫當中的輸送與管理員的作業區為展演場所,大部分空間均無法讓人進入與使用,因此立庫的空間彷彿是個停止運作的大機器,對照進入這個空間機器,「異物」如何介入「空間機器」轉化成為展出場所做了一個詩意的敘述。

王紫芸的作品一直有很強的繪畫性,不僅從題材、色彩到書寫的表現上其作品的繪畫性格一直是其引人之處,尤其色彩與畫面層次質感的關係,可以在高明度又薄塗的色彩中顯出厚重與空間感,兼具壯碩飽滿卻又細膩敏感的特質。值得一提的是她在巴黎美術學院時期進入屬於「支撐與表面」(Support-Surface )(註)藝術團體一員所指導教授的繪畫工作室,尤其Support-Surface針對繪畫本質的問題,透過質問可能與否來回歸作品的繪畫性,考驗傳統繪畫的習慣,除了畫框、畫架、畫布、二度空間性外、也考驗傳統繪畫的環境:掛畫、以及慣常展出的地點與機構。在此,「異物」承繼了Support-Surface對繪畫物質性及型式的探索,將繪畫的二度空間性轉為三度,但在對環境的處理上透過一種自發的態度與個人表現的獨特性上,仍向前提出了融合隱喻與材質的新書寫風格。

儘管「異物──王紫芸個展」,展覽上包括物件、裝置、複合媒材繪畫與錄像等作品,她的作品仍具有相當的手工性與繪畫的特質,也可從繪畫的問題擴張至人與服裝、內與外到建築空間關係等。一棟歷史建築對照了時代的變遷,曾經被建蓋、廢棄、重建……需要加以修改或拆除的建物,正如個人身體的小小組織內部,隨著生命進程也宛如城市的蛻變,經過修補重整甚至逐漸被另一有機物所取代……,今日的事物都在求變,一種全新的速度感與多變、隨機的配置、多元的文化性,各種改換身分的可能性,人們致力於自身特質的消蝕,甚或調整成一種將事物再次置入轉變中的手法,在這些轉變中原先的建築主體因而被摧毀或只是單純的被博物館化,對照個體不斷登錄這個異形身體內部的族群變遷狀態,彷彿企圖在消逝的進行中將時間無止盡的延長。

這當中的不確定與逐漸消蝕的時間中究竟流變為何物?在轉變(changement, change)與流變(devenir, becoming)的事物之間應該存在著某種差異,這也是這個個展中,裡面(dedans)與外面(dehors)以及某些尚在轉變的物件所帶來的焦慮感。「裡面」與「外面」,形成了區分上的辯證,一但將此辯證上清晰的幾何學用到隱喻世界中,很容易被弄成一套意象基礎,主導所有肯定或否定的思想。有別於清晰的幾何學的明確關係首先是展覽的流程與路線介於隱喻與敘述之間,將內在的增生與撕裂與外在的呼吸輕盈與沉重,最私密與深入個人內在的部份透過穿梭於立庫奇異的空間逐漸被打開。在「裡面」同時也在「外面」,自己在保護膜下面對自己的私領域、甚至於軀體與「我」,重拾或接受「我」的相異性,痛楚、愉悅,而無需對抗外界。援引詩人里爾克在其「筆記」的文字:

但是在外面,在外部的所有東西都無法測量,當境界自外在升起,它也在你內部浮現,它不是浮現在你可以片面控制的容器當中,也不是浮現在你最面無表情的器官黏液當中,而是在微細血管中慢慢滋長、延伸,擴大成為你無數網絡密佈的存在之幹當中。這正是它從你身上開始氾濫的地方,它超越了你的呼吸作用,你躲在它裡面……

這段話正好呼應了這個展覽的某些特質,使我們在最侷限的私密空間中,將心思得以集中,內部與外部的辯證便產生了力量。

改變是命定的、自動的、無可避免的,面對逝去之物的同時,也在預期之中面對著等待之物,現在就是一種過去與未來共存的連續相度理念,這種沉積的過程亦是種創造和對空間全盤的鑑定,這不僅只是種調整,而是種變動,這地方不再以同樣的方式生存,內部裡的事物亦不再相同,當變動成為一種「變態」這就是建築上所謂的更新(rehabilitation),在近期的創作中王紫芸所創造的「軟造型」,會變形(有機取代原有型)與「人」的身體被「取代」、「蠶食」或轉化「增生」的意象取代了過去作品較強的形式。王紫芸提及:

記得有一個這樣的夢:在我的腋下與胸的夾縫間,慢慢地、秘密地密佈著細小的蠕動物,它們層層疊疊似乎是凌亂的,但彷彿又遵循著某種次序;它們緩緩的擴張、增殖,一切都在平靜、安詳中行進、消耗……。很快,我的身體內部開始被掏空、被替換……我成了懸浮不定的陌生。

這裡原作為治療或補強身體的藥物,造型、色彩美麗的藥物精緻如同飾品,弔詭的是它如同外加物一般進到室內裝潢,同時自精巧到沉重在她最私密的領域裡進行裝修,它在其間如飾品般雕塑身體又同時轉化內部,其中的轉變與流變便成為更新的要件。

演化是為了人類的出現持續地鋪設道路,器官機能從古老的原型裡抽取並塑造了自己的外貌,而其生命雖然只有部分,也構成自己的居所,一如軟體動物築造自己的殼,展出者個人的特殊物件:舊被子、枕頭如同人體肌膚的延伸般築造自己的介殼,在空間內部成為化石般展示著個人歷史。「異物」的創作正因如此,建築物的保存和將它放在擴大的藝術脈絡中,著重在記憶之鋪陳,而非教人去緬懷一個一般化的歷史事實,作者嘗試以微小的敘事方式,透過藝術品呈現的個人記憶,它所呈現的是當我們遇見感動我們的事物時,在我們體內自然引起的既私密又普遍的共鳴。

 

註:Anne Cauquelin著,《法國當代藝術》,台北:麥田出版,2002,頁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