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民生報A10文化風信
  • 刊登日期 2006-08-02
  • 類別 戲劇戲曲
  • 作者 王友輝
實驗中的台語樂府

展演名稱:李清照私人劇團《白素貞》
展演團體:李清照私人劇團
展演時間:95.7.27
展演地點:台北市台新金控藝文中心
 
劉亮延創團「李清照私人劇團」首演的《白素貞》,儘管劇名很中國,卻是以歌舞伎的華麗形貌演繹日本歌舞伎《娘道成寺》中的清姬,以及與其相類似的中國《白蛇傳》中的白娘子。一如去年劉亮延受到矚目的作品《曹七巧》一般,《白素貞》也是將人物從原本熟悉的故事情節中抽離,演出不但不說故事也抹去了戲劇中習用的對白,刻意以大量現場旁白的形式念唱漢語發音的台語詩歌,企圖創造所謂當代的「台語樂府」。而獨腳演出的女演員王世緯,在非傳統鏡框舞臺上,精緻而美麗的木雕所建構的暗示性的場景中,以熟練而細膩的擬歌舞伎肢體動作,配合少量之小嗓發音的重複獨白,搬演了一齣「台灣土製小劇場歌舞伎」,就形式上而言,確實令人印象深刻。

很明顯地,創作者的日本遊學經驗引發了創作動機,於是包括腳色妝扮、舞台風味、甚至現場鋼琴和打擊樂與演歌說唱的方式等等,都帶有濃厚日本的形貌與氣味,但演出卻使用詩歌台語念唱的做法,無形中似乎暗示了台灣、日本與中國之間糾纏不清的文化影響,只是這些屬於文化思考趣味的部分,或許不是依賴編導在文章裡的言說就能夠讓劇場觀眾清楚明白的,演出中符號性的訊息往往建構了必要的理解,創作者如何將這些符號編排組合,乃至於暗示出觀眾可以遵循的邏輯,恐怕仍有其必要。

舉例來說,關於「漬物」在形象與意義上的延伸,本是編導創作意念上相當有趣的解讀,但是對觀眾而言,例如菜餔、味噌、鹹魚等等「漬物」的名詞出現在編導構思與魚果創作的歌詞之中,當華麗押韻的古典詞句突然穿插了日常物件、用語或是其他更加土白的台灣俗語,這些偶爾飄過耳際讓人「聽懂」的詞句,往往令觀眾發笑,或許紓解了始終在五里霧中的觀戲經驗,卻難以真正透過這些稀少的詞句做出相對應的思想連結。另一個與此相關的問題乃是:究竟「語言」要白話到何種程度才不失去文字的美感?才算是「可以聽懂」?「台語樂府」的實驗仍然有一段長路要走。

此,觀眾若是走進劇場想要看懂「故事」的脈落,或是想聽懂「語言」所呈現的意義,肯定是要失望的,但如果透過演出場域中,視覺與聽覺的變化,以及形體與非語言的聲音的互動,去感受一種形式上的氛圍與機巧,或許有意想不到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