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民生報A10文化風信
  • 刊登日期 2006-08-11
  • 類別 戲劇戲曲
  • 作者 陳德海
再狂放激情中呼喚天才的靈魂

展演名稱:柴可夫斯基˙寂寞芳心
展演團體:余能盛 ( 編導 )
展演時間:95.8.2
展演地點: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柴可夫斯基才華橫溢,命運卻乖舛悲淒,因次他優美雋永的音樂中總帶著揮之不去的抑鬱落寞。柴氏以<天鵝湖>、<睡美人>、<胡桃鉗>等古典芭蕾舞劇的作曲在舞蹈界揚名立萬,至今仍隨著佩堤巴的經典舞碼在世界各地上演不輟,深為舞蹈人所熟知與喜愛。但以他坎坷的一生作為舞作內容的例子不但少,由於舞蹈在敘事上的不足,本身就必然是項艱鉅的挑戰。因此,由旅歐舞家余能盛編導的全本芭蕾舞劇<柴可夫斯基˙寂寞芳心>8月2日在台南市立文化中心的演出就特別讓人期待。

<柴>劇以柴氏緩緩撕下面具開始,在社會壓力與內心煎熬下,恍然面對眼前的毒藥,迴光返照般回溯他與生命中最重要的六個人-母親、摯友、女友、贊助人、妻子、姪子-的愛恨情仇;柴氏第六號交響曲<悲愴>第一樂章此時柔腸寸斷,如泣如訴地響起…。

舞劇分成23個段落,以線性的劇情發展為骨架,現代芭蕾血肉,寫實奔放的表現為風格,沉鬱多變的柴氏音樂為靈魂,時代相符的衣物為裝飾,色彩濃烈地畫出悲劇的天才鬱鬱寡歡的一生。舞劇在柴氏服毒倒地,樂譜漫天飛舞中哀淒落幕。

舞劇倒序的結構清晰明朗,敘事手法偶有令人驚喜的片段:如隱喻同性戀「出櫃」的面具撕扯,象徵新生、由母親大蓬裙中迸出的小孩;及同性戀人食指指尖的溫柔輕觸都頗有新意,但整體而言,情節的鋪陳平穩單調,近乎冗長。

以「劇情發展」和「情感表達」為主旋律的編排方式,使舞蹈與音樂同時淪為背景,委曲求全地為戲劇服務。

在針對角色的舞步編排上,除了達維多夫(理想中的愛╱姪子)較明顯完整外,顯得零碎而平庸。本應是高潮的同性雙人舞,也只見兩人小心翼翼地擺弄姿態、變換位置,看不到夢裡尋他千百度的心靈相契,和極度壓抑下爆發的激情火花。

主要舞者的表現男優於女:飾演柴氏的Balázs Delbó技術高超、彈性絕佳,往往兩圈空轉(Tour en l’ air)完成後人還飄在空中,輕易打敗地心引力的怡然令人咋舌;可惜外型及角色詮釋上過於狂放粗淺,誇張的悲慟表情和用力揮舞的雙臂與柴氏的細膩敏感相去甚遠;飾演摯友的Aardee Midel Dionisio動作流暢,輕鬆自若,各種旋轉跳躍有如行雲流水,角色扮演也恰如其分;至於<柴>劇最亮眼、最具舞台魅力的,則非飾演達維多夫的謝明宏莫屬。 

除了角色本身鮮明討喜,修長柔軟的身段和層次分明的細膩表達都讓人目不轉睛。女性主要角色受限於編舞和及踝長蓬裙的牽累,動作難以施展,整體表現相對失色。群舞方面,女舞者的人數多於男,表現也比較突出。

柴氏敏銳抑鬱的性格和撲朔迷離的性向為他傳奇的一生添加了一抹神秘的色彩,也是<柴>劇的著力處;但由於編舞者選擇以最清楚的劇情交代和最高分貝的方式來表演,這位音樂天才性格中最重要的敏感細膩特質和靈魂幽微處的溫暖亮點反而在激昂喧囂中消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