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典藏藝術雜誌第205號
  • 刊登日期 2009-10-01
  • 類別 觀察論壇
  • 作者 陳冠君
重現漂流木的創作樣貌

文/陳冠君 國立彰化師大美術學系副教授

「莫拉克風災」過後,無情大雨沖刷山林,造成整個海岸被沖上岸的漂流木所淹没,這場浩劫為當地人稱為是百年以來僅見的景象。漂流木的身價在風災過後有了戲劇性的翻轉,成為政府與民間交相爭利的場景,因為在木堆之中夾雜著高經濟價值的林木(不乏有紅檜、扁柏、肖楠、櫸木、牛樟),在林務局三令五申之下,漂流木成為「國有化」的管制品,在風災之前,檢拾漂流木或許是走入荒野的浪漫情境,如今卻會因此觸法,從漂流木到國寶,在認知與價值上呈現極大的落差。

漂流木像是拾荒者的稱號,有著漫遊無主與從不歸屬的意義,在花東海岸一地成為藝術家檢拾材料的樂園,孕育出台東都蘭「新東糖廠」特有的漂流木創作氛圍,成為同類型創作者聚集的地點,而後轉化為公共藝術型態的「伽路蘭」漂流木藝術創作,以及具傳奇性的金樽海岸「意識部落」的出現。

「漂流木」與「藝術創作」的遇合

在台灣「漂林木」有其專屬的活動,已經植入我們的生活想像,漂流木是人與自然爭地下的產物,漂流木的大量湧現,給予藝術工作者充足的材料與靈感,透過自然-社會-生活空間成為某種創作慾望與消費的結構,然而漂流木的使用價值,究竟是單純創作活動,環境的「材料」取得,原住民的文化習性,或者是地方的文化自覺?

「漂流木」與「藝術創作」的遇合,出現了幾種值得觀察的現象:最常見的是散佈在台灣各地的藝術季與節慶應景活動。以「化腐朽為神奇」、「環保與藝術結合」的說帖,成就了一種全民參與的想像,漂林木被認為是隨手可得的,免費的,消耗的,可變換價值的,反映在文化意義是合理化與均質化,運用物質文化的手段來滿足「藝術性」的需求。

漂流木的創作風格可以分為幾個面向:一、是以樸質的自然質感,保留沖刷刻痕,追求漂流木原始面貌。二、以材料與刻工為主,解構漂流木的來源,講求木紋與形態的華麗感,或以「奇木巧雕」作為雅號,突顯木雕師父鬼斧神工般的技藝。三、以工藝手段轉化為生活消費品,成為物質文化的食物鏈,從漂流木到人造物,多如居家風格的:坐椅、桌子、雕刻、裝飾品,其中出現許多藝術消費化的痕跡,漂流木在文化工業或是商品化改造之後,販賣一種懷鄉的生活情調。

漂流木與「原住民性」[1]的議題相關連,漂流木的創作者以原住民為主,在刻板印象底下,原住民對於材料的感觸與圖式有直覺式的表現,然而被套用在「原住民藝術」抬頭下,確有被「主流文化」區隔而不自覺現象,然而這個面向,在材料被重新體驗與詮釋之後,加上美術館與策展運作,漂流木也逐漸走向現代化與國際化的創作路線[2]。

重現「漂流」的精神

2000年開始,曾經有多位不同族群的創作者來到台東金樽海岸,自稱為「意識部落」,他們給與「漂流木」創作一種回溯土地的精神,其過程就是回歸自然與祖靈牽繫,讓生活回到漂流的狀態,作品隨著自然生息而消失,不作交易買賣,不作永久性的設置,找回漂流木創作的原始樣貌。在漂流木淹没海岸之際,反思漂流木的現象,象徵著人與自然的臍帶關係的斷裂與聚合,須要以回歸原始的行為,自覺家園的所在,自覺生存島嶼的海洋性,與現代化、都市的同化作反動與抗爭。

註:
[1]盧梅芬,〈對刻板「原住民性」的反動:2000年代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的幾種可能〉,《藝術認證》,No.17。

[2]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主辦「綠野仙蹤‧關渡首部曲」漂流木裝置藝術展(2009)、第二屆石門水庫國際漂流木藝術展-「迴流」(2005),均邀請多位國內外藝術家參與創作。

(本專欄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與
典藏今藝術雜誌共同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