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典藏今藝術雜誌第206期
- 刊登日期 2009-11-01
- 類別 觀察論壇
- 作者 陳冠君
藝術空間的臨界點
文/陳冠君 彰師大美術學系副教授
當代藝術尋找新的實驗場域未曾停止,自從替代性藝術空間與閒置空間產生已經不再是驚奇,人們開始提問,還有什麼地方是可以作展覽的,還有什麼行動可以介入空間。
在台中市五權一街的忠信市場,大約有二十多年的歷史,是一個傳統的零售市場聚落,以國美館為中心,周邊的透天別墅與華廈林立,地價高漲,依然維持原貌沒有改建,是當地居民食衣住行的地方,住民以勞工就業居多,它的進化的步伐始終跟不上都市進步的速度,就在進步與停滯拉拒的間隙,萌生了藝術介入社區的想像,近兩年來透過藝文人士的串連,產生了連鎖效應,接連出現了「黑白切」、「5160cafe」、「苡樂藝術空間」、「小雨的兒子」、「Z書房」、「明室」、「自己的房間」等不同樣態的藝術空間,成為藝術改造社會的活體樣本。
空間的位置是它的另一魅力之處,由於位在國立台灣美術館的正對面,舊市場與美術館形成空間性格的高度反差,格外引發凝望與想像,有些人來到這裡,逛完了精緻化美術館,再鑽進舊市場狹窄小巷,感受生活現實滋味,與美術館所標榜的精品價值與美好生活的剛好形成對比。
潛入行為=創作行為
當地的「黑白切」是由107畫廊的Roy邱與一群藝術家的想法,眾人集資租金改造而成,取名「黑白切」為了符合台菜的混搭口味,可以找出一些在地人、事、物的機遇,置身於市場內的藝術展場有其生活實踐的想法,隱藏著社區改造的意識。「黑白切」的主事者以遊牧風格來經營:24小時開放,沒有登廣告,每隔三週一次檔期,觀眾須自主前往;無人看管,現場無展覽文字,觀者只能自言自語;沒有標籤,無人行銷,無法進行交易;不申請補助,政府管不到。如此低限的經營型態,其它的替代性空間都難以想像。
「它既對抗也不對抗,既享受也承受,它不僅是一個觀念,它就是一件作品」[1],累積十個月的創作,它依然存活在觀望與想像之間。藝術家對於空間定位,以各自表述與空間實驗為主,參與者以當代性的實驗作品為主,其中有以空間場域作為主體,有的依循原創作路線作另類詮釋,由於是一個櫥窗式空間,藝術家在僅有的空間框架內創作,櫥窗的玻璃界面形成對話的界線,觀眾不能進出空間,但是藝術家的思維是想要突破這一道界線,例如鄭德輝的作品「我不在家,找我請按鈴」,以按門鈴來引發內部投影空間的變化,創造了虛擬住民的存在感。杜德勝的作品「看看我」,將作者的身體藏身於畸形物體,仿如從空間中孕育出來。陳怡云的「Into」以空間鏡射為手法,製造錯覺來回應觀者的視覺感知。
替代性藝術空間座落在社區之中,如果依循著藝術的自主性,仍然不等於改造了地方;另一方面,當藝術的自主性為了生活實踐而解除,是否會失去批判的精神,當代藝術的「自主性」與「生活實踐」是結合還是矛盾?這個論證如何得到調解。在生活現實與美學場域的混交狀態下,藝術空間的自我解構,為展演型態帶來新的刺激,空間的異化解放藝術自主的堅持,藝術家為了「匿名」理由而作,在地創作的方式考驗藝術家感知現實與形塑現實的能力,從自我的創作型態釋放,依據場所精神再行建構新的意義,想像阿多諾所說的話:「今天唯一真正可算是作品的,是那些不再是作品的東西。」[2]
註:
[1]陳尚平,〈黑白切〉部落閣,瀏覽日期:2009年10月。
[2]培德.布爾格,《前衛藝術理論》,蔡佩君,徐明松譯,台北市:時報文化,1998。
(本專欄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與典藏今藝術雜誌共同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