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典藏藝術雜誌第206號
  • 刊登日期 2009-11-01
  • 類別 觀察論壇
  • 作者 李俊賢
《山海子民的追尋之路》蒲伏靈境─2009《高美館》南島當代藝術展

文/李俊賢(高苑科技大學藝文中心主任)

啟動於2006年的《高美館》「南島當代藝術」系列,於2009年續辦「蒲伏靈境」展,共有泛太平洋地區共11位藝術家的38件作品參與展出。

以「南島當代藝術」這個議題而言,紐西蘭是目前的主要發展根據地,除了「原住民」毛利人[Maori],許多有當代思維的南島系統藝術家,基於藝術市場考量,多以紐西蘭為創作基地。議題長期經營,配合紐西蘭社會普遍性的支持,紐西蘭累積了質量都相當可觀的「南島當代藝術」成品,就這次展覽的國外作品觀之,確實展現了紐西蘭社會對「南島當代藝術」議題長期經營的成果。

在台灣方面,「南島當代藝術」議題直到最近才被確認,過去20年來,仍舊不乏在南島傳統文化上發展創意的優秀藝術家,也有為數不少的優異作品。而台灣南島系統藝術家,一般學歷不高,經濟能力有限,也較不熟悉當代藝術運作模式,台灣當代徵集藝術品的模式,比較難適用於南島系統藝術家,傳統「跑田野」的方式,仍為當下獲取相關資訊並取得作品的必要手段。台灣南島系統藝術家,多數仍習慣於「原野」創作,把原本存在於「原野」的「藝術品」展示在美術殿堂,或許仍需要更細膩的策展佈展。此外,這次大部分展品以委託創作方式取得,也使少數作品的專業說服力較弱。可能的族群考慮,作品取得方式,以及空間限制,使這次展覽似乎未能展現台灣南島系統藝術家的普遍能量。

至於在個別藝術家方面,源自薩摩亞[Samoya]的邁可.杜佛瑞(Michel Tuffery)和台灣的薩古流或許是這次參展者的典型,以下簡述:

回溯南島傳統文化,兩人都是排灣語Pulima[多手多腦的人]的體現,以當代語言表達,兩者都是All purpose型的藝術家,兩人都具有呈現母體文化的意圖,表現面向則相當多元。薩古流以排灣文化為榮,也以整理、開創排灣文化為業,長年的經營,轉化為視覺藝術的形式時,可說「信手拈來,都是文章」,這次展出呈現族人當代處境的翻銅塑像、以及巨大的「類祖靈柱」,確實的承繫了Pulima的傳統,也表達了當代性的思維。邁可.杜佛瑞(Michel Tuffery)熟悉歐洲視覺藝術表現手法,一貫以其精練的技術表達其母體的波里尼西亞[Polynesia]文化,並對長久以來歐美文化對波里尼西亞文明的衝擊多所著墨,這次展出包含他被許多美術館典藏的「罐頭牛」,以在海島上去化不易的外來食品包裝鋁罐,打造為一隻隻憤怒的公牛,將外來文化對於海島脆弱的生態、文化的衝擊之後的感受,以揶揄、反諷的思維轉化。邁可.杜佛瑞近年來頗關注於波里尼西亞傳統紋身圖騰[tattoo],這次展示的版畫、木箱彩繪表達了他近年涉入的成果。邁可.杜佛瑞可謂近年來在南島當代藝術議題表現傑出的藝術家,精練的手工、開闊的思維、以及對波里尼西亞文明的依戀,整體的成就了他的藝術。

「南島當代藝術」或許是台灣藝術活動中少數具國際能量者,其議題有先佔[preoccupied]的優勢,台灣在南島文化中的角色位置,也使「南島當代藝術」在台灣有其正當性和方便性,而議題並非內容,議題的延續仍有賴內容的經營充實,就「《山海子民的追尋之路》蒲伏靈境」展覽事務而言,更精緻的策展策略與手法是需要再強化的。而就「南島當代藝術」希望再啟的文化聯結,則有賴更靈活彈性的操作。就像展覽開幕當晚,當藝術家群聚到薩古流飯店房間喝酒,彼此印證著共同的語言,許多常用的Mada[眼]、Lima[四]等,台灣的阿美、魯凱以及波里尼西亞的毛利[Maori]薩摩亞[Samoya] 不是仍共享相同的語音,就是有相同的語根,這些相隔千里萬里的南島後裔,好像碰到失散多年的親戚,也對他們族群的生命有更多的體會,如此的情境,超越藝術展演層面,具有更高遠的意義,也更有待綴拾經營。

所謂的「啟航時,天還未亮」,「南島當代藝術」是否航向光明,仍待有志者的共同參與。

(本專欄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與典藏今藝術雜誌共同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