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文化快遞 No.116
  • 刊登日期 2010-01-01
  • 類別 戲劇戲曲
  • 作者 耿一偉
真實的饗宴---評《我的天使魔鬼---睡美人》

節目名稱:動見体劇團《我的天使魔鬼---睡美人》

演出日期:11/6(五)-11/8(日)

演出地點:皇冠小劇場

  

這齣戲讓我意外,很久沒有在劇場有這樣的體驗---那就是被啟蒙。我們都一直以為看戲只有娛樂,其實劇場的功能,還有教育儀式及審美。動見体劇團《我的天使魔鬼---睡美人》的突出表現,讓我看完就決定,絕不錯過他們十二月底一月初的演出《戰》。

 

先從最輕鬆的娛樂功能開始說吧!導演張嘉容利用了最簡單的道具---箱子,這些箱子會讓我想到排練場的CUBE。但是CUBE的奧妙,就是利用不同的排列組合與演員肢體的搭配,在觀眾想像力的加工下,將表演空間變成任何場景。這是看戲跟看電影最大的不同,也是劇場的樂趣來源。所以《我的天使魔鬼---睡美人》的31場片段,穿梭於辦公室、廚房、海邊、客廳、車上、臥室、城堡等多樣化空間當中,場面調度充滿流暢感,沒有一般寫實舞台換景時所產生的滯礙感。劇中大部分片段的主題,都是在談愛情,談男女關係。這正對了當代台北觀眾的脾胃。因為我們對政治失望,對兩岸無力,對暴力麻痺,唯一自以為還使得上力的,就是這永恆的慾望問題。

 

身兼編劇的導演並沒有將題材侷限在現代人的經驗上,反而另闢蹊徑,從神話與童話著手,讓我們看到,這些看似甜蜜無傷的原型故事,其實只是服務男性的性慾取向。就這點來說,裹著童話外衣《我的天使魔鬼---睡美人》,又充滿了當代性別政治的思維,所以我才會說,我被啟蒙了。

 

舉例來說,第11場〈睡美人〉呈現的,是最早的睡美人版本(1634)。在初始版本裡,王子看見沉睡的美女,當場強暴了她,讓睡美人生下小孩(當然,她都是睡著的)。張嘉容讓演員像在說故事的狀態下,讓觀眾一面聽著故事,一面看著說故事的人演出令人乍舌的場面(其他的沒加入的演員,則圍在一旁像是小孩般認真傾聽,充當舞台上的觀眾)。這種裹著糖衣的殘酷,不會讓我們掩面而去,卻會發出反諷的會心一笑。是啊,許多男人喜歡灌女生酒,又何嘗不是在重複童話中所反映的原始場面。

 

全劇就在這種台上競相說故事,一千零一夜般的遊戲氛圍中進行。服裝標示為S1S7的七名演員,如同傳說中的公主,為了取悅我們這些觀眾,不斷說著、演著各種故事。只是,張家容並沒有為了討好觀眾,就在劇場中模仿一些綜藝搞笑,用台下笑聲來填補自己的不安全感,而是很細心的經營著每一句台詞。說實在的,從八零年代後小劇場運動強調身體以來,文本這件事早就被拋到腦後。除非是翻譯經典,我們不太容易在小劇場中聽到精準而到位的台詞。我們會不會倒洗澡水的時候,也將嬰兒一起倒出去呢?

 

前面提到的睡美人,有一段對白是---

S3:是啊,睡美人又沒起來反抗,一直給王子尬了那麼久。

S6:咦?我以為你們女生會幫女生說話。

S3:她自己不懂得反抗啦,怪誰啊?

S5:也許睡美人自己很享受也說不定。

S1:你有沒有讀書啊?非自願的狀況下是不可能有享受的,

S3:對啊不要用你們大男人的A片邏輯來思考好不好?

S4:想要用性來解除人生在世的痛苦,其實是不可能的。

S1:那我們應該怎麼來解除痛苦呢?

S2:不知道。賺錢吧。工作。聽從老闆交代的事。

 

短短幾句話,口吻帶點無厘頭,但已處理到性別權力與現代性的問題。這不就是劇場該提供給我們的嗎?作為用娛樂包裹真實的現場媒體,看完戲應有一種實在的飽足感。如果我只想娛樂,玩線上遊戲或看電視就好了,幹嘛花四百五進劇院,跟大家在那裡擠兩個小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