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表演藝術雜誌第208期
  • 刊登日期 2010-04-01
  • 類別 音樂舞蹈
  • 作者 林怡利
2009表演藝術觀察團年度總論─舞蹈類

舞蹈創作在2008年的激情過後,2009年反而呈現較低能量的狀態…

長輩級的新古典舞團所推出的《雲豹的故鄉》,仍維持重現原住民儀式樂舞的方向,動作依然有稜有角,身體依舊張力極限;無垢舞蹈劇場的《觀》,持續探索身體史詩的美學路線,動作語彙細緻精鍊,舞作內蘊豐富遼闊,蘊於內抑或形於外皆呈現出舞蹈美學的媚力。台南廖末喜舞蹈劇場的《築‧舞-舞詩Ⅷ》,堅持台灣詩學的創作背景,結合4年級的胡民山、5年級的林郁晶與王維銘、6年級的賴翠霜分四段創作,創作者生存年代與背景的差異固然呈現不同風格的表現方式,但厚實的文本仍然使整場演出的連貫性與表達力受到考驗。

中生代的世紀當代舞團《婚禮》,姚淑芬的舞蹈創作,結合史特拉汶斯基的清唱劇與畫家王攀元的畫作,舞蹈空間的構圖大量呈現單一或群聚的雕塑動作,肢體的表現看似代表無法言語,背景音樂看似內蘊追求幸福的渴望,試圖謀合畫作中靈魂的孤寂,但豐富的題材讓舞作顯得未竟者尚有許多。肢體音符舞團《水晶瓶中的敦煌》,華碧玉依舊追求敦煌身段之美,結合水晶琉璃裝置與民族舞蹈語彙,舞作固然展現飄逸與流暢,但因禪意之深仍感表現不易。高雄城市芭蕾舞團的《點子鞋》系列,今年還是跟往年一樣,以邀舞的方式提供新生代自由創作芭蕾作品,整體製作上無法提供完整與一致性,在既定形式明顯的芭蕾框架下創作原本就不易,看到新生代的努力可喜,但突破性實屬困難。

新生代雲門舞集二《春鬥》的作品中,鄭宗龍舞蹈劇場的張力十足;黃翊在動作的處理上極為細緻,與音樂的巧妙結合讓人有賞心悅目的滿足感。曾經贏得台新大獎的驫舞劇場應該可以說是台灣當代眾所矚目的焦點,每年的演出總令人拭目以待,這一年集體創作的風格依然持續,但作品《正在長高》卻有別於以往形於外的動作主題發展,嘗試探索蘊於內的內心成長,舞作的前半段還能連接主題而發展,但後半段的對話能力稍顯不足。台南的稻草人舞團是南部地區較具後現代主義實驗精神的舞團,這一年推出《足IN‧發生體2009─特殊空間舞蹈創作展演》,表演於台南的加力畫廊與高雄的豆皮文藝咖啡館,試圖在特殊的建築空間裡讓舞蹈的足跡深入,變化多端的格局讓簡單的身體呈現得更精緻,流動的觀賞者一直隨著驚訝與感動,每個空間也隨著舞蹈而生命活力,長時間在劇場中無生命地觀賞,邊走邊看反而是一種激動的感受。

2009年度的作品仍有一二令人耳目一新,但與2008年比較之下氣勢略顯不足,有如陳雅萍委員表示:或許是反映了當今電子世代的生命情境,新生代的創作多帶有「宅男型」的意味,夠細膩精巧,但較缺乏與世界對話的能力。魏淑美委員認為,這一年的舞蹈創作以舞蹈劇場形式表現者為多,有多元開發生活不同素材的,也有跨類從文學引發靈感的,但或是主題缺乏連貫發展,或者是詮釋意念本來就過於簡化,也可能是過多意念混雜而理不清頭緒,可能因此導致過多的動作表情,加上花俏的週邊設計而淹沒了觀賞的她。

藝術創作形式的改變象徵著生態的現象化,舞蹈表演藝術呈現的多元化,使得舞蹈創作的領域更為寬廣,「生命是一種藝術,而生命表現的最高方式,以舞蹈最為強勢。」(Albert Ellis,1913-),台灣當代的舞蹈創作仍然非常活躍,只不過這一年的創作能量在與2008年相比較之下稍顯不足,期待來年的砰然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