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文化快遞 No.123
  • 刊登日期 2010-08-01
  • 類別 音樂舞蹈
  • 作者 趙玉玲
電火球勝月球 結合精緻藝術與通俗娛樂的《月球水》

球水》(Moon River)是一齣結合精緻藝術與通俗娛樂的舞蹈製作,企圖為嚴肅的表演藝術殿堂注入一股庶民的幽默氣息。本舞劇製作由日本「東京鷹舞團」(The Condors, Tokyo)編舞者近藤良平(Ryohei Kondo)率領該團部份團員與臺灣的「舞蹈空間舞團」合作。

令人期待的《月球水》

以《月球水》為題,加上官網文宣「去年 1113日,美國航太總署發現月球上有『數量多到值得注意』的凍水,」企圖塑造顛覆傳統、另類變異的形象。海報東洋風濃烈,借用浮世繪的海浪與日本太陽旗光芒的圖案,中央嵌著黑色大嘴人的設計,著實引人注目。由於這兩個受歡迎的舞團在演出前只有3個月的排練與創作時間,加上售票初期,中正文化中心官方的宣傳資料只有2團的舞蹈精華集錦,在缺乏《月球水》實際舞作資訊的情況下,加上這兩團以善變與顛覆著稱,作者不禁猜想,首演時看到的舞作會是什麼樣子?是搞創意、飆舞技的「月球水」?還是Kuso、跳tone、無厘頭、胡搞瞎搞的「水球月」?還是玩文字遊戲、排列組合加上冷笑話的「月球水」?「月水球」?「水月球」?甚至是「月水」? 6月出刊第2 1 0期《表演藝術雜誌》的專文刊載編舞者近藤良平的話語:「Moon River來自老電影、老歌,而月球是月球,水是水,各自有聯想,真正合作之後,會找到我們自己的月球水。」(周倩漪2010,頁14)但是這段話還是有點抽象,一直到看完首演後作者才了解,原來舞作《月球水》的英文標題Moon Rive(月河)出自電影《第凡內早餐》(1961)中的同名歌曲。不一樣的是,在這個追尋彩虹另一端夢想的旅程中,《月球水》舞作是由24個寫實、狂想、遊戲與夢幻的段落串聯而成的小人物生活拼圖。沒有主角,沒有啟承轉合的敘事結構,也沒有追求美好未來的奮鬥故事。原本優雅感傷的《月河》歌曲,反而成為眾人大開光頭男玩笑的背景音樂;在黃色探照燈下,光頭男的電火球亮度勝月球,眾人驚呼「好刺眼哦~」,在波光映照中紛紛划船離開。

臺日混血 有搞笑綜藝Fu 

雖說是臺日兩團合作,但《月球水》仍是日方主導的製作,作品蘊含不少「東京鷹舞團」過往的菁華片段,規模仍無法完全脫離中小型劇場的模式。編舞者混合精緻藝術與流行娛樂元素,運用舞蹈、戲劇、音樂、影像與燈光,創造出一檔臺日混血、帶有日本綜藝節目《超級變變變》與《志村大爆笑》韻味的搞笑製作。現代舞蹈的旋轉撐舉、體操的跑跳翻滾、加上街舞的步伐姿態,是「東京鷹舞團」慣用的舞蹈語彙,但是遇到「舞蹈空間舞團」時,卻渲染上京劇武功身段的樣態,考驗觀眾的觀察與分析力。以動作隊形表現俳句和雙關語是日方常用的插曲模式,但在與臺方合作後卻轉化為動態中文版的成語新解,挑戰觀眾對冷笑話的理解與容忍度。日本高校黑制服的純男子酷硬舞蹈,如今變形為黑衣勁裝的男女混搭,伴隨著搖滾樂或是流行歌曲起舞,在中、英、日、臺四語發音的笑鬧叫罵聲中,測試觀眾的品味與開放性。整晚演出在純舞蹈段落之間穿插著默劇式的橋段(例如滾大球、空氣吉他、百變角落、夢遊奇遇記、超級比一比、一二三木頭人),還有以人物動作與繩索構圖的投影片段(像是疊羅漢、泰山躍樹藤、聖人升天圖、攀岩登山以及惡水求生)。

舞戲合一 評價兩極

對「舞蹈空間舞團」而言、從2006 年舞團推出「開放舞團──舞遠弗界系列」計畫以來,藉由不同國籍與不同領域藝術家合作,舞團在開創跨文化與跨界新製作收穫豐碩。《月球水》是最新的跨國製作,挑戰「舞」、「戲」合一的表演形式。對該團舞者來說,《月球水》挑戰舞者的舞蹈與喜劇能力,強化舞者的可塑性與表現力。在與一連串國內外編舞者、導演和視覺藝術家合作之後,舞者不只是「能變」、「善變」,甚至已經發展到「說變就變」的境界。有趣的是,作者發現臺灣觀眾對《月球水》的反應兩極──從「好棒」、「很爆笑」、「超精采」,到「老梗」、「好無聊」、「很淺薄」都有。前者大多為年輕族群,接觸藝術時傾向輕鬆面對,要求不多、點到即可。後者大多年紀稍長,欣賞藝術時採取嚴肅態度,要求極致、發人深省。不論觀眾是否看慣臺日喜劇或是綜藝秀,不論大家是否同意藝術可以「放輕鬆」,不論大家是否接受精緻劇場藝術與通俗流行文化結合的表現方式。可以確定的是,「舞蹈空間舞團」與「東京鷹舞團」合作的《月球水》引發的討論,仍會持續好一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