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中國時報旺來報─新藝見20111009
- 刊登日期 2011-10-09
- 類別 音樂舞蹈
- 作者 楊建章
評印象。台灣當代絲竹室內樂展
在經歷數十年所謂現代國樂的發展之後,【當代絲竹】──也就是以漢樂傳統樂器作為創作核心元素的小編制合奏形式,近年來成新音樂創作的熱門媒介,參與者亦不限華人。九月二十五日於國家演奏廳呈現的【當代絲竹室內樂展】由國內極活躍的小巨人絲竹樂團製作演出,與同系列其他場次一樣,混雜了國樂團的編制創作,嚴格來說與【絲竹室內樂】似乎不盡相合。
絲竹樂之所以能夠提供二十世紀末以降的新音樂創作可能性,首先是不同於歐洲樂器的特殊音色,合乎二十世紀中期後以音色為主的創作手段;其次近幾年更為作曲家注意到的則是傳統絲竹合奏的聲音結構特性──即支聲複音 (heterophony)──以非和聲對位的方式,展現樂器本身的特色也兼顧到結合的自由度與色彩,同時在節奏上也能脫離歐洲對位法的階層式原則,使得音樂的流動多了一種可能性。
本次音樂會幾個作品,彰顯了上述現代絲竹的兩個特點:目前留學美國的任真慧的《北方花園》,利用傳統樂器發出的【非樂音】特性,例如管樂器的氣音、泛音,絃樂器的擦絃噪音,是非常典型的色澤音樂的例子。其中也有二十世紀末興起的頻譜音樂的特色,尤其是結合胡琴與竹笛發出的泛音音響的色澤交替組合,穿插笙的女中音音色,十分迷人。任教於美國佛羅里達的李志純的《柳絮》,讓柳琴的高亢音色得以充分發揮,雖然曲子稍短,卻是她近年來以傳統樂器創作中較為成功的曲子。此曲比較弱的樂器是揚琴,雖然擔任了垂直音響與敲擊樂器的功能,但整體的效能比起柳琴與竹笛都遜色許多。
陳中申先生的《廟前的乞丐》曲首運用乞丐調的一段,蕭與胡琴充分表現了傳統絲竹的支聲複音特性,但可惜這短短三十秒的音樂無力發展,擔任伴奏的大阮與琵琶顯得多餘,其過於拘泥的節奏牽制了獨奏樂器的無拘性格。資深作曲家曾興魁教授的作品《生命的步履》,語法上比起他早年的創作要平易許多,一段以蕭,琵琶,胡琴為主的三重奏,有著史特拉汶斯基新古典主義的興味;本曲又時而插入聽起來像京劇鑼鼓,以及類似日本雅樂的樂段,加上作曲者自稱的中國民歌,其實是個想像的傳統樂種的拼裝組合,也彰顯了不同時代對於【傳統】的不同解釋。
另外本次音樂會擔任導聆的鄭德淵教授,提供了一些稍微嚴肅的評論與音樂史知識,對聽眾有實際的用處。其實製作單位或許不需要低估自己的聽眾,本系列音樂會最大的敗筆,也就在選曲品質差距太大。傳統國樂團編制亦應有新意,例如何立仁先生的《山吟》,音響使用精簡,尤其是撥絃樂器的特色掌握以及結合,非常有效率。但本次音樂會安排《台灣民謠幻想組曲》最後壓軸,這種侮辱觀眾美感與智商的媚俗行為,對於整場辛苦演出人員,以及同樣場次的作曲家,都是非常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