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文化快遞No.209
- 刊登日期 2017-10-02
- 類別 音樂舞蹈
- 作者 陳惠湄
臺北藝穗節《桑提內耳人》 在音樂廳堂之外
原文刊載於2017 10月號文化快遞「快遞藝評」,「快遞藝評」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與台北市文化局「文化快遞」合作多年,針對近期台灣表演藝術類藝文活動,提出專業評論,讓讀者看見台灣表演藝術的多面向議題與探索。
文╱陳惠湄(實踐大學音樂系專任助理教授)
圖╱臺北藝穗節
(巴奇先生於投影幕前演奏水桶鼓。)
在電腦音樂聲中,聽眾們陸續進入咖啡館,準備好的折疊椅很快就坐滿,不少觀眾就席地坐於舞臺及折疊椅之間的地板,輕鬆地交談或喝著剛在吧臺買的啤酒,等待開演。大約60、70位聽眾,絕大多數都是年輕人,氣氛彷彿是年輕人的週末酒吧聚會。一位面無表情的酷女孩走到架設於舞臺左方的電腦前,年輕的男孩走進舞臺中間幾顆水桶鼓圍出的半圓形中間坐定,兩片投影幕上開始顯現出一些影像,暖場的單純電音,接引到從大自然的波浪聲、蟲鳴鳥叫聲、風聲等轉化而來的電音聲與演奏者的鼓點融合的聲響,演出正式開始。
現代科技與日常生活中的聲響對話
整場大約50幾分鐘的演出,可經由螢幕的影像以及音樂的轉換大致分成幾個段落。一開始的簡單抽象圖形穿插火箭發射等具體影像,配合著反覆的節奏鼓點,當基礎節奏變換時,電腦聲響也跟著改變型態,偶爾加入英語廣播似的人聲。無論是模仿大自然的聲響,亦或是加入廣播節目似的人聲,都令人聯想到1950年代左右發展出來的法國「具象音樂」(Musique concrète)。法國作曲家謝佛(Pierre Schaeffer, 1910-1995)於1948年左右在法國電臺廣播其實驗作品,將自然界及日常生活中的聲音,經由機器收錄再重新剪接製作;這和音樂家把樂想(musical ideas)寫在樂譜上後再演奏的做法不同,而是直接用錄音器來製作的音樂,後來被冠上法國「具象音樂」的名稱,成為對20世紀後半的西洋音樂有著重要影響的樂派,也啟發了後來的電腦音樂。
無論有意識或無意識,今天這一場演出的電腦音響部分,也有著「具象音樂」的影響。幾段音樂大略從打擊樂器兩個音一組的簡單節奏開始,到組成數量不同的音符反覆,有時加上時間比較長的幾個音高的音程(interval)反覆,構成類似旋律的音型背景。電腦聲響除了大自然的聲音之外,也出現仿樂器的聲響,以及廣播人聲。螢幕投射出的大部分是簡單的幾何造型,有時出現像電視機映像管或類似瞳孔收縮時的影像。最後出現的是一位像是原始民族的小女孩頭像,結束前則轉換成小男孩拉弓射箭的剪影式連續影像,彷彿追日一般。也許對很多人來說,這些影像是莫名其妙的,但是觀察其與音樂變化之間的關聯,其實也不能說是完全沒有經過設計。音樂也是如此,雖說是即興,但是幾個段落都可聽出有著其基本的型態,打擊樂器和電腦聲響的配合更是經過設計。整場聽下來,可感受到其結構性,既有著實驗性的成分,也有著設計過的組織感。
演奏者 巴奇先生×菜菜子
關於演奏者,只從文宣中得知巴奇先生是一位以街頭打擊樂和實驗電子音樂為創作形式的音樂家,而菜菜子應該就是操控電腦的那位女孩了;現場沒有節目單,關於兩人,沒有姓名以及學經歷等介紹,和一般音樂會所見到的很不相同。巴奇先生演奏時出奇冷靜,和搖滾或流行演唱會中看到的鼓手奮力打鼓,彷彿進入超級興奮狀態的情況完全不同。他除了打著水桶鼓之外,也非常忙碌地控制著身旁的電腦,有時還將電腦鍵盤當成樂器鍵盤,彈奏出樂器聲音。在他宣布演出結束後,觀眾仍欲罷不能地喊著「安可」,他非常害羞地說電腦聲響已經結束,最後只好清打一小段。從頭到尾只是專心盯著電腦操控的菜菜子,以及演奏這麼純熟又理性,卻又這麼害羞的演奏者,連姓名都不透露,也不陶醉於自己,無論是在古典還是流行音樂中,都非常罕見。
炎熱的八月是許多樂團年休的時間,也是音樂表演的淡季;進入第十屆的2017臺北藝穗節,音樂類的節目相對來說也算是較少的,《桑提內耳人》(Pseudo Sentinelese)是其中少數的創作音樂演奏。在音樂廳堂之外的場地欣賞到這樣的演出,無疑是令人開心的。期盼今後的臺北藝穗節開發更多替代場地,拓展更多不同類型的音樂展演空間與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