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碩尹,1982年生於台北,政大廣告系學士,倫敦大學金匠學院(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藝術碩士。其創作媒材跨及裝置、繪畫、表演與錄像,並結合科學、生物學、生物動力學等不同知識領域,反應人與科技、社會的關係。近期獲獎包括英國皇家雕塑學會獎、香港Art Central新晉菁英大獎。作品受台北市立美術館、巴西駐英大使館、韓國Noblesse Collection、墨西哥JM SR Collection典藏,與亞洲歐洲私人收藏。
鄭先喻,1984年生於高雄,藝術家、軟體與機械開發人員。創作以電子裝置、軟體、生物能源實驗裝置為主,內容多在探討人類行為、情感、軟體與機械之間的關係,試圖以詼諧的方式去賦予作品某種生命象徵或是存在意義,藉此隱喻自身對於周遭環境的體會。其目前專注於生物學、電子、軟體等相關研究以及聲響、創作工具軟硬體的開發與創作,曾獲荷蘭YoungTalent入選、台北數位藝術獎首獎、高雄獎新媒體類優選、銅鐘藝術獎。
廖銘和(DINO),1976年生於台北,台灣九〇年代噪音第二波代表人物,曾為夾子樂隊成員。其創作標識九〇年代後半期台北噪音運動在技術上走向純類比電子,在內涵上建立獨立美學之里程碑。DINO的電子音響來自極其簡陋的模擬器材,利用線路雜音、靜電或麥克風回饋建立迴圈回路,在無音源的狀況下創造「買空賣空」的「再生音樂」(Recycle Music)。近年參與實驗電影、小劇場現場配樂製作,曾獲台北電影節最佳音效獎。
|